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教资料》2012,24(11)
以不同种类多元醇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液化MDI合成预聚物作为A组分.端胺基聚醚、胺类扩链剂为R组份,制成喷涂聚脲弹性体.讨论了多元醇种类及其相对分子质量、A组分的NCO含量、扩链剂等对喷涂聚脲弹性体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二聚体聚酯二醇制得的喷涂聚脲弹性体耐水性能最好,其次是聚四氢呋喃多元醇,聚氧化丙烯醚二醇的耐水性最差;随着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氧化丙烯醚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耐水性提高,而二聚体聚酯二醇的耐水性能变化不大;A组分的NCO含量增加,耐水性提高;不同扩链剂的耐水性有很大差异,依次为3,3ˊ-二氯-4,4ˊ-二苯基甲烷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4,4ˊ-双仲丁胺基二苯基甲烷.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聚酯多元醇合成了可常温稳定储存6个月的NDI(1,5-萘二异氰酸酯)型预聚体,使用该类型预聚体可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回弹性、优异动态力学性能的NDI型聚氨酯弹性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溶剂型单组分PU胶粘剂 ,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品种、分子量以及PU的分子量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酯软段的结构对胶粘剂的性能影响较大。提高聚氨酯的结晶度可以增大其粘接性能 ,特别是初始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1,1,1三羟甲基丙烷和纳米钛酸钡粉体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的密度、硬度和介电常数随钛酸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研究了复合物弹性体在电场诱导下的应变与复合物中钛酸钡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BaTiO3/聚氨酯复合物弹性体在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随着高压电源的开合,其应变也随之呈现出相应的收缩与回复.复合物的电致伸缩系数高于相应的聚氨酯弹性体,但复合物的电致伸缩系数随复合物中钛酸钡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氨酯(PU)胶粘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异氰酸根与聚酯多元醇(PBA)中的羟基摩尔比、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与聚酯多元醇(PBA)的摩尔比、催化剂的用量对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强度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发现,当n(-NCO)/n(-OH)=2,BDO/PBA=0.4,催化剂的用量为PBA的0.005%时,合成的胶粘剂性能较佳。此外,探讨了丙烯酸酯类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发现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15%(占PU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15%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0.3%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得到较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封闭剂,通过丁酮法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电泳涂料。实验结果表明,NCO基团含量越高,漆膜硬度越高;亲水性扩链剂用量越多,乳液粒径越小,粘度越大,耐水性越差;当三乙胺的中和程度为0.75时,漆膜的综合性能最优。本实验用丁酮肟作为封端剂,漆膜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热塑弹性体的概念,以及聚酯一聚醚热塑弹性体的结构、性能、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热塑性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兼具有热塑性聚氨酯和微孔材料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本文详细介绍了热塑性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工艺,简述了其在制鞋、汽车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材料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其热致衰减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实验.通过FTIR、SEM对碳纳米管(CNTs)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借助适量1.4二氧六环溶剂得到CNTs分散体系,经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NTs/聚氨酯复合弹性体.利用TEM、SEM分析了CNTs对聚氨酯脲弹性体的...  相似文献   

10.
多元醇和多元酸发生缩和反应生成聚酯,聚酯溶解于苯乙烯制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缩聚反应进行的程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气干性能有很大影响。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控制反应终点酸值,优化设计醇、酸比例,可制得气干性能优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端胺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氧化丙烯为基础原料,与光气在合适的溶剂下经过传统的低温、高温两段法光气化反应合成氯甲酸二酯,然后再与芳香多胺在合适的溶剂和催化剂下反应,脱除溶剂后得到一种新型的端胺基聚醚。该端胺基聚醚可用于聚脲RIM和喷涂聚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显示出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的新方法.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得到面内位移,从而由几何三角关系得到离面位移,实现电致伸缩应变的测量.采用该方法对高电场作用下钛酸钡/聚氨酯复合高分子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进行了测量.在高电场作用下,对重复加电放电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电致伸缩应变,从而获取材料的电致伸缩系数.实验中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获取亚象素灰度值,以提高测量精度,并将结果与曲面拟合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钛酸钡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材料的电致伸缩系数的测量.该方法为电致伸缩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以己二酸(AA),1,4-丁二醇(BDO),乙二醇(EG)分别采用一步法、二步法合成分子量为3000的聚酯PAEB-R和聚酯PAEB-A。再分别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扩链剂1,4-丁二醇(BDO),乙二醇(EG)反应合成固含量30%与粘度为20000的聚氨酯PU-PAEB-R和聚氨酯PU-PAEB-A。FTIR、1H-NMR表明聚氨酯合成存在二次反应,有支链结构-NHCONCOOR-、-NHCONCONH-生成;且PAEB-A与MDI反应程度较高,游离的异氰酸酯基较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获得了制备性能优异的耐深冲聚酯树脂的工艺条件。将该树脂与苯代氨基树脂、钛白粉以颜基比0.7:1进行配制,经研磨机研磨后,加入溶剂,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耐深冲聚酯涂料。  相似文献   

15.
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以此为原料与含活泼氯的2-氯乙醇反应,制备出双羟基四配位硅单体。然后用该单体与马来酸酐(MA)、1-2丙二醇反应制备出线性不饱和聚酯的预聚体,再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共聚物,并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红外光谱表明,3 377 cm-1是端O—H的振动吸收峰,3 128 cm-1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28 cm-1是C=O的振动吸收峰,1 067cm-1是Si—O—C的振动吸收峰,866 cm-1是Si—O—C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热重分析表明,由于硅的引入,配位硅改性树脂耐热性比未改性树脂提高了近20℃左右;配位硅改性树脂的洛氏硬度比未改性树脂提高了1.5倍;改性后树脂的吸水率比未改性树脂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合物的链结构、相态以及与渗透分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阻隔性, 故使用不同的改性剂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的阻隔性以使其能够应用于阻隔性包装瓶。本文制备了尼龙MXD6T - SiO2 纳米复合材料(NMXD6T) 齐聚物作为提高聚酯瓶用料阻隔性能的改性剂, 由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和脂肪族二胺通过原位聚合制备NMXD6T。在相同摩尔二胺的情况下, 不同摩尔比例的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使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粘度、热性能和阻隔性能, 含有NMXD6T 改性剂的聚酯其阻隔性能相对于纯聚酯提高了3 - 10 倍。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 、透射电镜(TEM) 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表征了NMXD6T 结构以及与聚酯阻隔性能的关系。DSC 曲线表明NMXD6T 是完全无定形态, 红外光谱证明了纳米复合材料中硅- 氧键的存在, 透射电镜图片显示二氧化硅颗粒以30nm 到100nm 大小的尺寸均匀分散在MXD6T 基质中并且和聚酯链很好的连接。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PF)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 H2 O)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改性 PP/EPDM热塑性弹性体,探讨硫化体系和橡塑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和 SnCl2·2H2 O 分别为3份和0.3份,橡塑比为60/40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优;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材料断面形貌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形成均相体系,相对于聚丙烯,其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水性聚氨酯-有机硅共混水分散体系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对羟基硅油乳液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乳液的稳定性及在织物整理剂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共混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耐碱性好;当阴离子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去离子水和羟基硅油乳液的质量比为1:3:10时,共混乳液整理的织物柔软回弹、柔软滑爽,并有较好的抗静电、抗起毛起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