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河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外形特点,科学家对它来历的假想以及它的发掘过程和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象》是九册第二组的讲读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的科学小品,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作者刘后一。文章先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接着介绍科学家们对这头黄河象的假想以及这头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最后写象的化石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假想”,这一假想是科学  相似文献   

3.
在《黄河象》一文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叙述了“科学家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的假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假想了时间——二百万年前的一天;假想了气候——天气酷热;假想了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慢地向东南流去。2.假想了象为什么会掉进河里——一群被疲劳和干渴折磨  相似文献   

4.
《黄河象》是一篇自然科学常识记叙文。科学家依据一架高大完整的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在教学中,要根据预习提示理清文章叙述顺序,紧扣“假想”部分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思路,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5.
《黄河象》一文写的是科学家们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是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根据什么想象出来的”,这是全文的重点。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抓住这个重点,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展开讨论,了解  相似文献   

6.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假想的依据,并明白这一假想是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上。同时,这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的极好教材。教师可紧扣这一重点,设计“自问——自推导假  相似文献   

7.
《黄河象》系酷似说明文体的记叙文,有传授科学知识的内涵。本课教学的着重点应通过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推理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思维教学宜置于“四定”控制之中。一、定序控制。定序控制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粗略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黄河象》一课采用了引叙故事的笔法,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介绍黄河象化石的形象特征,为黄河象的来历提供依据。第二段讲科学家们对这头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推理。第三段则交待黄河象化石的发现,定序控制应把住这文路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河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河北武安市徐淑丽《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设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以及假想的依据。从表达形式看:一、本文寓逻辑推理于具体形象事物之中。二、重点突...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的《黄河象》一文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文章,对于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变化有激发和指导的作用。课文介绍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科学家假想这头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科学家推想这头黄河象失足落水前的情形及落水时那一瞬间的情况都有科学根据的,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然而落水后的想像失去了科学的准确性,想像不  相似文献   

10.
《黄河象》(六年制十一册)主要讲一具黄河象化石及科学家依据化石而假想的这头黄河象的来历。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要训练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作文时把主要内容作为重点来写;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河象》(统编教材十一册第7课)是一篇科普小品。写的是科学家们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是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这是全文的重点。我根据教材自身特点,采用逆推法教学,从中敦给学生由已知求未知,从结果推原因的追溯性的逻辑推理方法,从而突破了课文重难点。这种“逆推”教学按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位哲人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开语文封闭的门扉,让语文与生活接轨,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活气息,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理念。《黄河象》是人教版第十册中的课文。课文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我们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科学家是怎样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语文九册6课《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们对一头古代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有关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借助图片、幻灯来再现黄河象的形象,搞些直观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我觉得,教语文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直接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观察、思考、领悟。如果学生用不着看图片,只要一读课文,脑子里就能映现出没有图片的图  相似文献   

14.
梁好 《教育文汇》2007,(8):46-46
这是一节精心设计的公开课,课的内容是《黄河象》。课堂按预定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研读、探讨、推想,随着科学家的假想一步步进入到200万年前黄河象失足入水的那刻场景。距下课还有10来分钟时间,我抛出了最后一个话题,也是自认为该是课堂预设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上课,一般按说文顺序教学。但有些课文,可以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不按课文顺序,大起大落,能出能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内容,对学习写作方法也有好处。《黄河象》一文,作者采用倒叙手法,先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再讲科学家们对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最后讲化石被发现。教学时,可先讲发现化石,再讲化石的样子和特点,最后讲化石的来历。在分析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后,紧紧抓住文章最后两句“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黄河象》是六年制十一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课文主要向人们叙述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和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为了讲清楚这两个问题,作者把叙述化石骨骼的完整和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作为主要内容,作了重点叙述。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  相似文献   

17.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作者依据大象骨骼化石,科学地假想了一头黄河象的来历.教学本文,我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象     
这课的板书可以利用表解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讲的是二百万年前的事。科学家为什么能假想出黄河象的来历,这往往是学生心中的疑问。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借助这个表进行分析。从表中“‘黄河象’化石的发现”和“推测和想象”两部分中,学生可以分别从“时间”、“环境”、  相似文献   

19.
《黄河象》这篇课文,作者依据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一头黄河象的来历,向人们叙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得完整的原因.其突出的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合理生动的想象.因此,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清楚文章整体结构安排。 3.能口述重点情节。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1.课文写了几部分?怎样划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