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术运动是表现人体动态美的一项具有攻防特点和表演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给人以美感.目前武术在高中体育新课中作为选项课进行教学,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认识武术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审美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鸣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5):114-117
中华武术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文章从文化教育、强身健体、审美和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功能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不断开发武术的价值功能,更好地将武术的价值功能寓于实践教学之中,提高学校武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审美角度分析武术自身所内含的美。空灵和充实相生变化的规律成就了武术的整体和谐。形式、节奏和气韵上的和谐深刻地体现了武术的内在美,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和谐。通过武术美的赏析进一步感受武术特有的内在美和对自然生命的感动。如何更好地弘扬武术文化,传播武术的内在美将是我们继续努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徽州审美文化的"徽派"特征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它是徽州文学、艺术审美风貌产生的内在根据,是徽州人审美精神世界的本质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伦理至上的道德理性和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并重;第二,崇尚锦绣辉煌的宏富之美的审美取向;第三,追求宁静致远、淡雅高古的意境之美的艺术风格;第四,尊崇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天然之美;第五,拥有"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这是徽州审美文化的精髓,相关研究对当下安徽文化振兴以及中国审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的审美源自远古时代的巫术和武舞。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性思维决定了武术对自然的模仿,并以之为美,产生了一系列的象形拳。中国哲学中的有机整体宇宙观和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术的形式美是一种中和之美。在近代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受“距离”原则的影响,武术与其模仿的自然拉开距离,也逐渐与其技击的功能拉开距离,审美性逐渐凸显。武术套路则是中国武术审美源起的最终完成形态,具体体现了我国审美文化和武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武术民族精神内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武术中的历史、文化、教育诸多因素联系起来,证明武术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武术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它体现的忠诚报国、和谐宽容、自强不息、礼敬守法、尚武崇文等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宝贵财富,武术可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21-23,35
文学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表现,文学语言是为特定审美目的服务的并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特殊的语言形态.文学语言精粹、优美、生动,具有多维性,富于高度的文化内蕴.声音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韵律美、节奏美、旋律美是声音的组合变化所产生的美.文学作品的意义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它往往不是浮现在字面,而是深藏于形象之中,放逸于作品之外,多以暗示、隐喻、象征的方式诉诸言外.文学语言具有文体特点和风格特色.文学语言的使用必须追求其审美效果,具有巨大的审美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8.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对武术作出了文字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定义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同时又表达了武术的民族特点。中国武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神形兼备的套路,还是具有对抗实战的散手;始终围绕着武术技击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它是一项特殊的对…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是展现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高校武术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对学生姿势美、气韵美、风格美、劲力美和精神美的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国古代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一项体育活动。在武术表演中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组成的套路 ,它所表现的内外合一 ,形神兼备 ,舒展大方 ,节奏鲜明等特征 ,以及手、眼、身法、步都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之美。近年来武术发展较快 ,高校学生喜爱武术者很多 ,但武术实际教学时数很少 ,怎样使学生通过教学来达到提高武术技术的目的是当前武术教学当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人根据自己几年教学体会对学生如何在套路中掌握和表现“手、眼、身法、步”的这一技术 ,浅谈一些体会与训练方法。一、手法它包括肩、臂、肘、腕、…  相似文献   

11.
六朝书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大家族书法队伍的出现;简札形式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优雅的书风;书家、书论多。六朝书法的美学追求是:追求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韵致美;骨、筋、肉美学范畴的提出;六朝美学中“类比”、“品藻”之风很盛;“意在笔先”说的提出;对“工夫”的重视;六朝书家、章更多地受道教、玄学的影响,书法字里行间有清气。六朝书法树立了个性价值的典范,书法美学追求有别于前及后的风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建筑是一套充满文化意义的意象系统。无论是微细的装饰、图样,或大型的构件与量体,都蕴含了丰富的意义。而素有“万福园”美称的北京恭王府,不仅是保存完善的传统王府建筑,更大量的运用象征福气与富贵的吉祥符码——蝙蝠,透显出独特的蝙蝠意象及其建筑关学。由意象学的角度切入,从天人关系归纳了恭王府蝙蝠意象的多样性,并指出了此祥瑞符号,在不断编码与译码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建筑意象美;而在府中运用相同或相似的蝙蝠造型,使之反复重现,亦能生发出回环美;此外更符合“多样的统一的美学原则,凸出和谐统一的关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经考证,新罗区江山镇九侯山被誉为“九侯叠嶂”,是进入龙岩城区的一道天然屏障,是汉人进入闽西最早的区域之一.石福公是九侯山的山神,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守护一方的保护神,它与定光古佛有明显的区别.厘清石福公信仰的基础与源流,正确引导石福公的文化定位与信仰考证,重新认识石福公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翻译学而言,美学模式可以说是翻译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原因是美学模式能最充分地反映汉语的本质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中国的翻译美学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美学,从原始社会至各个朝代推陈出新,其踪迹遍布《周易》、《老子》、《庄子》等经典。严复、傅雷、钱钟书的翻译学理论也无一不是在借鉴传统哲学美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5.
宫体诗从其创作目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实绩上来讲是一种致力于创造美的文学。宫体诗人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文学创作。诗歌的内容、构思、用词、意象、形式等方面综合呈现出媚美的美学特色,这一特色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武威攻鼓子是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乐舞,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从其服饰特征、表演特征、民俗特征、人文特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在突出武威攻鼓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古琴艺术十分重视取音、指法,它们在古琴琴论(如《溪山琴况》)中并非是单纯的技巧论,而是具有审美本体论地位。对琴"音"本身的珍视是与古琴(乃至其他中国艺术)高度重视琴材本身审美价值特性的观念密切联系,这种观念在《考工记》中被称作"材美",它深刻地贯注在古琴审美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18.
郭店楚简与《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其何时成书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楚简,为确定《乐记》的成书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保存完好的《缁衣》证实了沈约所说"《乐记》取《公孙尼子》"的可靠性,而《性自命出》对人性和音乐的论述也表明《乐记》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因此,应当是荀子的《乐论》继承了《乐记》,而不是相反。在郭店楚简与《乐记》互证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学偏重情志教化的人性论根源进行探究,并在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结构中,对"乐教"之美作出新的阐述。《乐记》形成年代的确定和提前,对于加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对于更新古代美学传统并推进现代美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虽然学者们对于曹植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探讨已经相当深入,但从多维的角度综合而全面地探讨其美学特征的相关研究尚实有必要。经过对《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多维考察,我们认为该赋至少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词采之美、距离之美、礼义之美、哀怨之美。正是这四重美学特征使得《洛神赋》既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又荡气回肠,哀感顽艳,因而它令古往今来无数读者们为之倾倒且对后世的赋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20.
宫体诗是梁中叶特定时代里的新变文学。它的形成与前代诗人的探索紧密相关,既受刘宋以来民间乐府风格的影响,也与永明诗人在新体诗创作风尚、诗歌技巧等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宫体诗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以及在梁中叶兴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