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行政问责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自2003年“非典”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构建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无可否认,其制度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构建中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从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概念着手,分析机制混乱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完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非典时期开始,问责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行政问责从非常时期的"临危受命"到现在的"走进制度的笼子",反映了问责体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而问责方兴未艾,曾被问责的官员复出又成为焦点。目前,我国问责制的现状和瓶颈是在我国官员问责制不断科学与合理的情况下,由于相关规定的缺乏和不完善,致使官员复出机制不健全。近段时期以来,由于问责而"落马"的官员纷纷复出,加上缺乏程序上的公开和透明,使得公众对于问责制的公正性、合理性及合法性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4,(3):43-46
在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中,一些因失职、渎职而被问责的官员却在极短时间复出,这引发了公众的普遍质疑,严重影响了行政问责制度的威信。建议找出官员复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其消极影响及原因,并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建责任意识主导的行政文化、制定被问责官员复出的专门法律、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这是解决当前我国官员复出失范现象的必由之路,更是巩固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引发了公正危机、信任危机、责任危机和民主危机,致使行政问责制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化解这些危机,具体措施应有:明确权责,准确地界定行政问责客体;强化异体问责,实现行政问责主体的多元化;拓展问责范围,保证行政问责事由的全面性;建设透明政府,实行阳光问责;加大惩处力度,增强行政问责的威慑力;完善问责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防止官员"带病复出";培育新型问责文化,创造良好的行政问责环境.#  相似文献   

5.
实行官员问责是我国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打造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官员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官员问责制度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明确权责划分、扩大问责范围、规范问责标准、加强异体问责、完善问责程序、建立合理复出机制、培养问责文化是完善这一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因重大事件被问责的行政领导纷纷复出,引发了民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问题官员复出一直是敏感话题,也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又低调复出,其合法性遭到媒体和公众的置疑,这对行政领导问责制度的公信力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运用,强化了政府官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责任意识。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来探讨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指出目前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存在诸如问责的伦理基础薄弱、问责主体角色冲突、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难以深入等问题,提出应从构建常规的问责监督程序、加强行政问责伦理建设和深化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责等方面来完善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新亮点的官员问责制,是推动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标志。所谓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21世纪以来,问责制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职能分界模糊权责不对等、责制主体缺位、制度不完善、问责的政治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厘清官员职能分界而实现权责对等、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完善问责制度和繁荣官员问责文化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以来,我国官员问责再掀高潮。这是一项响彻中国政坛的重大体制改革措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通过问责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和问责制的实际执行两个方面的分析,指出官员问责制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具体问题,以期对于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洪晖 《文教资料》2007,(3):214-215
问责制自启动以来从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走向制度化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行制度的空白。但从我国官员问责实施的效果来看,官员问责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在分析官员问责制的合理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官员问责制存在的困境,并探讨其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三鹿毒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肇事企业不但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同样,政府及其执法人员不但要严格履行执法责任,也应该因为先前的渎职行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只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以戒来者,避免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贞观政要》系统地总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策略,包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是中国行政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所体现出来的以民为本,择官重德、廉政勤政、中正诚信等行政伦理准则,对今天的各级各类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务员制度 ,始终是行政法学中有关行政主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近年来行政法学界有关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政务类公务员的监督和管理、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划分、财产申报制度、回避制度、考任制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吏治是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吏治又指治吏,或吏政。汉代在地方官吏的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试图从官吏的教育、选拔和任用、考核与监察以及考核后的奖惩等几个方面,探讨汉代地方吏治的合理性因素,力图为当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吏治败坏的现实状况和对县知事在地方治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促使北京政府下决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本文考证了民国初年湖北省县知事试验的实施及"回避本籍制度"的情形,以希对当今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及行政官员用人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国民政府颁布《处理汉奸案件条例》和《惩治汉奸条例》,鼓励民众检举揭发汉奸及汉奸罪行。随着检举揭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民众矛头开始指向国民政府基层行政人员,并给人以诬告之风盛行的表象。在"利益"为控案驱动力的合理预设之下,行政人员屡屡被控正是战后基层官民矛盾激化的集中体现,而其根本原因则是行政人员政绩评价的二元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英国执行局的行政改革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90年代,英国推行了名为“下一步行动计划”的行政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将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分离,设立专司政策制定的核心部和政策执行的执行局。执行局的设立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这一改革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可适当分离;二是决策和执行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在行政管理中,可引入市场机制;四是政府管理方式应从过程控制转为业绩导向;五是行政管理要透明、廉洁、勤政;六是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七是为我国改革“弱政府、强部门”、“政府权力部门化”的弊端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宋代对移制度是一项集官员监察和管理于一体的差遣再分配制度,是官员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在实践层面上的体现,它既有利于克服吏部或中书铨选按资排序注授地方官员差遣却无法实现对其全面监督的弊端,又有利于发挥地方高级官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使他们既有监察属下的权力又有解决问题的权力。它既有存在的必要环境,又有执行的程序和原则,对移制度在宋代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并对该朝官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代门荫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荫,是封建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至唐而完备。用荫原则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门荫给高官后代提供优先充作各阶层官僚以特权.同时也使他们享有经济的免役权。门荫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夏占据敦煌后,在瓜州、沙州建立了完备的行政体系,并委派豪酋大族实行统治。瓜州和沙州位于西夏边陲,军事作用突出,因此,西夏在二州分别设立监军司,负责当地的军事与行政事务。同时在二州分别设立刺史、转运司。沙州单独设立经制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通判、习判、承旨、都案、案头等自上而下构成了瓜、沙二州的职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