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介入教学过程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除了是评判者、组织者、激励者、参与者和资料员外,更是课程设计者、知识建构者、情感沟通者、教学研究者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过程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除了是评判者,组织者,激励者,参与者和资料员外,更是课程设计者、知识建构者,情感沟通者,教学研究者等。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师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其角色主要体现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为的塑造者”、“课程的执行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公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化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t只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模式,重建自己的角色。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角色定位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然而,如何“扮演”多重角色、如何辨别“权威者”角色以及如何理解新角色中的“新”等等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教师走出困惑,更有利于课程改革进一步地深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后,教师角色的内涵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程执行者”“课室管理者”拓展为融教学、管理、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角色。在当今各国普遍重视教师教育的热潮中,教师当研究者,或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已被视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有关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乏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等,这是比较理性的表述;再如“引路人”“催化剂”“合作伙伴”“平等首席“等,这是相对形象的描述。打开书报刊和网络,这些精彩的论说充满视野。但是,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还是困惑不解,不知道该怎么做,总觉得新课程是那么高深莫测,教师新角色是如此高不可攀,“角色困惑症”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料、信息方法、人力资料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各种带有革新意义的新颖教学模式进入课堂。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充当各种“角色”。一年以来.我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中的教师角色”进行实践与研究。下面谈谈自己在实践探索中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身份,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协奏者”等5个方面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身份,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协奏者”等5个方面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专门用途英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流.ESP课程的跨专业性决定了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从语言教育者、课程设计者、教学协商者、实践研究者和教学效果评估者这五个方面阐述分析了ESP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并指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培养ESP教师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ESP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也是一种冲击。作为承担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自觉进行角色转变,做到从“师本”向“生本”、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向平等的“参与者”、从劳动的“个体性”向“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不乏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等,这是比较理性的表述;再如“引路人”“催化剂”“合作伙伴”“平等首席”等,这是相对形象的描述。打开书报刊和网络,这些精彩的论说充满视野。但是,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还是困惑不解,不知道该怎么做,总觉得新课程是那么高深莫测,教师新角色是如此高不可攀,“角色困惑症”始终挥之不去。其实,新课程、新角色并不那么神秘。对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教师若能作出肯定的回答,可以说已经走近或…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要求转变教师的观念与角色。新课程是对传统教师观念与角色的反思: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蜡烛”和“园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程参与”的理念是对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应有作用的重新认识,是对教师单纯作为“课程传递者”角色的否定。从对“教师课程参与”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揭示教师课程参与的动因,提出促进“教师课程参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丽斯 《教师》2008,(7):30-31
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究竟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过众多的期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到“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再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时至今日,伴随着全球教育改革,我国颁布了新课程标准,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可以说是迫在眉睫。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9.
陈光全 《中国德育》2005,(11):14-15,25
所谓“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与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教师行为。按照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和教学创新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表现出引领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新的形象在学校德育领域的主渠道“亮相”。据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也应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含:即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德性建构的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道德人格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逐渐完成角色转型,由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把研究与教学对立起来的现象,教师游离于研究者的身份之外。教师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教师又该怎样成为研究者?本期将针对教师文化中的角色认同问题——“教师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