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存在原著阅读量大,教材内容难以真实全面反映原著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叙述风格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达成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的一大难题。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单元教学为例,尝试开展多层次阅读,以整本书的视角审视教学,力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著。  相似文献   

2.
<正>《复活(节选)》出自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高尔基曾说:聂赫留朵夫的形象驰骋于俄罗斯大地长达60年。但是,在学习《复活(节选)》这篇外国小说时,学生对于外国文学始终带有较强的陌生感。课堂教学预设性往往超过生成性的比例,课后学生自己研读外国文学名篇时,  相似文献   

3.
学习外国诗歌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和审美提升的过程。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13课普希金的诗歌《致大海》为例,可尝试以背景还原、文学比较等方法,从外国诗歌的表层语言文字、体式特征深入诗歌背后承载的外国文化、精神、审美特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体验审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单元研习任务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依据,统领单元教学活动。结合选择性必修教材对单元研习任务进行解读,明确单元研习任务的概念和内容构成,从引领教学活动、促进教考衔接、落实任务群教学要求三方面分析其教学价值,探讨实施单元研习任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元写作任务“原点”辐射读写一体的“四度”语文学习,目的是要追求选择性必修阶段研习的“准度”“广度”“信度”和“深度”。“准度”是通过单元写作任务“原点辐射”逆推教学目标,以逆推出的必备知识为起点,分类归纳出必备知识,逆推出教学目标,然后将这些必备知识作为要点布进每篇课文中,校正教学准度;同时再辅助以语文读本,让写作样品更加丰富,让语文能力生发在课内,接续在课外,追求教学广度。注意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学习”和“研习”的不同,强调教学的信度;通过设置思辨点让阅读教学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发高阶学习,追求教学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王军 《学语文》2024,(1):33-35
《边城》(节选)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编选的经典小说作品之一。本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教学此篇可尝试引导学生在“召唤结构”理论的指引下,寻找文本“空白点”和“不确定性”,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时代镜像”,共选编七篇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篇幅有限的文本的阅读和鉴赏,以点带面,探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试从课程目标、研习路径与评价等角度探索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共四课,围绕“至情至性”这一人文主题,选入了《陈情表》《项脊轩志》《兰亭集序》等六篇文章。这些课文充满作者的真情与个性,历经千百年,依然以其真诚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学习了这六篇课文之后,本单元的写作任务聚焦“说真话,抒真情”,在“单元研习任务”当中设计了这样的写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式学习是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冯熔老师的《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围绕着“问题的提出、研习和解决”这一思路展开,通过研习任务导向,让学生探究、突破、解决问题,最终以语文“素养”抵达彼岸。一、紧扣单元任务,提出“问题”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相比,更注重“专题性”和“探究性”。梳理“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可知,  相似文献   

10.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至情至性——古代经典散文作品研习”,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选择合适视角研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试图从三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至情至性”的精神世界里,努力探索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黄媚 《读写月报》2023,(9):34-38
<正>【教材分析】“尝试写小说评论”是统编本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写作学习任务。此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小说作品包括《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  相似文献   

12.
外国现代诗歌多运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诗句大多具有多义性、模糊性,这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障碍,但也创设了想象和审美的空间。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13课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树和天空》为例,可立足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凸显学生“读者中心”的主体地位,通过诗歌文本中的召唤结构、中西意象的比较阅读、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多层次地建构起学生的审美感受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 ,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 ,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 ,都要注重朗读 ,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 ,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 ,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赏析剧中人物语言 ,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 ;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 ,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单元修订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都要注重朗读,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赏析剧中人物语言,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与《百年孤独》两篇小说都有浓厚的象征意味,注重揭示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以及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特点。为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研习效果,教师在进行课段设计时,可立足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和研习任务,从情节、形象、隐喻和主题等角度贴近文本,探索外国小说的联读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研习作品,提高学生的外国小说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本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单元,18个任务群辐射轮凑,直指核心素养;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等三大助读系统,助力教师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循序渐进,强化能力养成;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方式——必修之“学习”,选择性必修之“研习”,选修之“研讨”分头并进,循序而动,助力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高二的选择性必修可以用“专题研习”的方式基于一定的目标和主题来结构单元内的课文,在高一语文必修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落实四个关键词:综合(内容覆盖整个单元)、开放(延伸内容的深度广度)、选择(活动中设置小任务凸显层次)、测评(检测课堂效用)。  相似文献   

18.
《复活(节选)》教学,要立足“2017年版课标”,在厘清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节选文本与整本书、节选篇目与单元研习任务等关系的前提下,紧扣单元学习目标,精准择定教学内容;围绕“如何读懂外国小说”这一主线,课堂教学要凸显“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统编高中语文《离骚》所在教材位置、节选的段落、课文类型及单元的组织形式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材位置由必修调整至选择性必修;节选段落由单一选段调整为组合选段;课文类型由单元单篇教授课文调整为学习任务群研习合编课文;单元的组织形式也由单元单线主题组织调整为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的双线组织。新形态的《离骚》节选蕴含着新课改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映了教育者对《离骚》学术新成果的吸收与运用,兼具前瞻性与学理性。新选段《离骚》重视学生自主研习,并强调比较阅读。结构层次法与辨体明性法是研习新节选《离骚》的有效策略,前者有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化,领会诗歌“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后者从“体性”出发,能有效地与《诗经·氓》展开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20.
孙悦 《中文自修》2023,(7):27-30
<正>高中三年,我们品读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教材中涉及: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散见于其他单元的古代诗歌作品,以及每册教材的古诗词诵读部分。复习时,我们不妨从这些经典篇目出发,品味诗歌的文体特征,掌握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体会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赏析其语言表现力,感悟古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