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睡美人》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晚年的作品,普遍认为是他晚年思想走向颓废的表现,通过描述老人病态的性心理和乖戾的行为,把社会的丑和人生的恶作为艺术美来歌颂,其主题狭隘、格调低下。但本文不认同这种观点。《睡美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川端对生命和死亡这一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体现出他对日本好色的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可以透视晚年川端康成追求精神救赎而不得,寂然走向幻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作为我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前后,他一贯坚持爱国主义的立场,不仅在战前的禁烟运动期间和战争爆发以后,高举反侵略的爱国旗帜,为捍卫中华民族利益坚决斗争,而且在被遣戍期间和晚年在福建人民反抗外国势力侵入的斗争中也都鲜明地表现了他热爱中华民族与深切关怀国家命运和前途的赤子衷肠。在这些方面,禁烟运动和他在广东时期抗英的论述已有很多,他晚年在福州家乡支持并参与抗英斗争,近年  相似文献   

3.
晚年,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领袖人物,当他度过了青年、中年时期以后,就迈入了老年和晚年时期。毛泽东的晚年,既有与平民百姓一样的地方,但更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一位领袖的晚年。毛泽东的晚年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对中国人民作出的贡献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的晚年仍是一个伟大的晚年。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晚年是一个错误的晚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写了《论毛泽东晚年》一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欧阳修晚年退休归颍时期的诗文,结合其人生经历探析其晚年心态。晚年的欧阳修仍延续着一生中对人生衰亡的悲叹,但最终达到了闲适平和。当他回到魂牵梦绕的颍州时,德业、政绩显著,在生命逼近衰亡时又找到“立言”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在多首诗作中表现出一种自惭自愧的自省意识,本文力图探究他的这种意识的来源,认为其一是由于多灾多难童年少年记忆,其二是因为中年时期文艺观念的促进,其三是因为晚年时期中隐的行为让他心生不安。  相似文献   

6.
高淑兰  赵海涛 《函授教育》2003,7(4):101-104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宋代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衰老之于作家孙犁是一个转捩,在其身上这种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在心态的种种波动、演化,是解读晚年孙犁生命意识的鲜明症候。从其晚年著述不时表达的“生趣”和偶尔流露的“死意”中,可以窥见他那几乎不为人知的心理深层。由“文革经验”感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极度孤寂中流露出生趣体悟,以及基于大失望的死之神往,是晚年孙犁传达生命意识的三个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晚年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他生命的最后12年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一贡献,不只表现为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表现为密切注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富和发...  相似文献   

10.
以兴寄见长的乐府是探寻李白情感意识内涵与变化历程的最佳途径,李白乐府宣告了他的生命觉醒意识。李白对生命价值的建构,不仅在于现世功名的实现,更着重人格的独立与生命的尊严。这种生命觉醒意识在现实中屡遭压抑,而自我实现的追求越以执著和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李白步入晚年至直面死亡之时,生命觉醒意识已自我解构,悲剧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江州之贬是对白居易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江州之贬之后,诗人的创作心态上突出一个“转”字,由激切转入淡泊和抒情;诗歌内容上突出一个“融”字,知足保和中融入了对迁谪处境的怨恨和愤懑;艺术特点上突出一个“细”字,通过描写的细腻化,表达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内在感情世界。江州诗歌在白居易诗歌创作中具有标志意义,而且形成于江州时期的诗歌创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爱情诗歌占了诗人现存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爱情诗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稼轩晚年再罢,闲居瓢泉,创作了大量词作。这些词往往以隐逸闲适的面貌出现,与以往相比表面显得平和了些。但稼轩的个性与深层意识都和现实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怨是根本,闲适是无奈,稼轩的情感始终在出世与入世的两极摇摆中痛苦挣扎,既不能忘世,又无法“救世”。把稼轩老来的情感归宿归结为传统道家文化,则不免失之皮相。  相似文献   

14.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祗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相似文献   

15.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16.
对李鸿章《入都》诗十首予以详析,解其用语,究其旨意,诗旨无非追悔昔日,自信将来云而。李公强为“意别”、“辞别”之难而多得佳制,是彰其寸之大、气之盛耳!然难于为讳者,十诗于“意别”似欠著力。特其九颈联之用事,显为败笔,此皆难与李公后来诗之老辣相与语矣。  相似文献   

17.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唐诗人刘禹锡在其23年的贬谪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大多运用了比兴手法,但比兴手法的运用在前后期存在差异。贬谪前期的作品在整体上具有比兴意义,以朗州时期的政治讽刺诗为代表,怨刺意味较浓,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重在比;后期作品在整体上含有深沉的历史和人生感慨,以《竹枝词》为代表,用语含蓄,辞旨幽怨,大多没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重在兴。  相似文献   

19.
王维不是后期诗中才有禅意,其实早期诗中也暗含佛理,只是较浅罢了。从所举三首诗中可以找到王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对佛理逐渐深入体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宋陈起不仅是出版家,也是一位诗人,这种身份决定了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陈起的诗凸显了他的审美情趣、创作风格乃至精神价值取向,进而为了解《江湖集》中其他诗人的创作特征及江湖诗派的审美倾向和艺术创作价值取向提供参考。而对文化意义的揭示、对活动背景的描述、对心灵活动的探索以及对创作得失的评价,也使陈诗呈现出一种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