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赵兵 《考试周刊》2010,(20):70-7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审美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切实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任课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点,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表达模式以及最基本的欣赏力。最主要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占据了整个考试模块的大部分比例,教育管理者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这对于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美,构建小学生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欣赏美的能力教育。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曾指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为审美的人”。因此,语文教学要再现出真、善、美的艺术情境。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不是靠逐词逐句的课文结构剖析和大量的死记硬背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活学活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教师往往忽略或不够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与美,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伍亨君 《考试》2009,(5):111-112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需要一个过程,本文从引领学生发现美、启发学生品味关和引导学生感悟美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科学合理的培养对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从培养审美语感能力、树立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作四个方面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义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存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严 《吉林教育》2000,(1):41-41
审美教育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重要任务,而且应该始终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要注意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给学生以艺术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能 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审美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 当中,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方式来强化学 生对于古诗文诵读的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古诗文 的韵律之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自身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因为美育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而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具有典型的人文性,这与审美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中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体现着美,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形象美、人性美,进而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寓教于美,根据教材中美的形象引导和启发学生体验美,使学生能够通过美的素材和意境来理解美,感受美,达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鉴赏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为  相似文献   

19.
林海强 《考试周刊》2014,(36):31-31
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在传统教学中,小学教师过于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对语文审美教学的研究,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在学习语文时能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需要美育。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美,吸引他们步入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马克思曾说: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作为职业高中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尤其能感受到审美教育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