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随迁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以全新的视角探析目前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原因,对于加强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城乡儿童共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互动论是21世纪初期在西方社会学界出现的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互动理论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学校内部各机构之间的互动、学校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监督和促进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从微观层面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一种反实证的社会学理论。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我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存在着教师的主—客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客我互动;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需要优化教学互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调动教学互动的主体,选择贴近学生经验的互动媒介,巧用教学等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认知科学和具身认知的社会转向,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论述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对认知科学研究的影响,强调社会互动和符号互动是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按照米德的思想,认知是一种态度,具身认知应以身体—世界—他人的互动为前提,研究姿态对话、符号互动、主我-客我互动和互动内化在认知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米德的认知思想的研究促进了认知科学和具身认知的社会转向。  相似文献   

5.
导生关系是博士生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通过梳理发现,西方学者关于博士阶段导生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条分析路径:微观视角下的学术互动研究、微观视角下的伦理关系研究、社会实践理论视角下的学术互动与伦理关系研究。具体而言,微观视角下的学术互动研究关注导师指导及师生人际关系模式对博士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微观视角下的伦理关系研究关注导师和学生对伦理问题的不同理解及互动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社会实践理论下的学术互动与伦理关系研究既从“实践网络”的视角展现了结构性力量对博士生导生关系实践的影响,也从“实践架构”的视角洞察了博士生导生关系实践中所隐藏的殖民主义、新管理主义等权力问题。这三条路径分别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博士生学术主体性及社会实践理论进路等方面为进一步展开我国博士阶段导生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戴琳 《考试周刊》2010,(1):198-199
符号互动理论是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界出现的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在符号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关于知识和社会阶层的观念等。符号互动理论对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会互动论是一门关涉人际交往的学说,它推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向微观领域的转变,为揭示和分析人际互动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师生交往作为学校教育中基本的互动现象,只有遵循一般的互动要求,才能确保正常师生交往的进行,进而才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真实语料,结合语用学视角对汉语自闭症儿童在亲子互动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用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亲子互动中,汉语自闭症儿童的语用障碍在人称代词、言语行为、话题管理、话轮转换、意图识别等语用范畴内有所体现。笔者进一步对语料中体现出来的语用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汉语自闭症儿童语用障碍的评估诊断及教育治疗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智力障碍儿童环境生态课程的家庭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环境生态课程的新理念论述了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对环境生态课程的家庭教育模式的结构、教育环节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 ,我们阐述了在家庭教育模式中如何运用家庭环境分析评估、中介系统的支持和微观环境的调适 ,改变家庭环境 ,开发家庭潜能 ,重视儿童本身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的互动 ,使环境生态课程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中得以应用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满足其生涯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通过互动过程显现社会现实。互动论者认为,人们通过互动过程,对他们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相互关系作出自己的解释,并对当时的情境协商出共同的定义和意义。从符号互动的角度可以把家庭教育的过程看成是父母与子女运用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把符号互动理论应用于家庭教育可以理解家庭教育中的儿童社会化、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的问题,并能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和交互作用的家庭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张明红 《早期教育》2003,(12):18-19
儿童游戏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用教育社会学的某些理论(如结构与过程、均衡与冲突、教化与内化、分化与提升等)对儿童游戏进行分析,可以形成对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活动、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特有认识,并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对儿童游戏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社会互动、经验互动、教育互动和环境互动等表现形式及其关系上,为儿童游戏的实质性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J·瓦西纳(Jann Valsiner)基于心理学、文化学视角,就人在心理发展环过程中与社会、环境、文化相互建构中把握游戏及其意义,即儿童在游戏中以文化为互动的符号中介,以此认识环境,并与同伴和成人进行交往,最终在自我调控中,从游戏走向自主。本文将从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点,以及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的关系两方面,联系实际,对当前我国幼儿园环境下教师自主游戏指导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产品的消费已经逐渐具有其特定的、超越产品使用价值的符号意义,从而给消费者带来超越物质、生理满足之外的心理、精神及社会性满足,由此而来的便是符号营销的产生。本文以后现代符号互动理论,消费社会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符号营销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符号营销的含义与本质进行了概括,最后以符号学的理论视角对符号营销做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105名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数字符号辨认、实物-符号以及符号-实物测查,考察儿童对数字符号的辨认与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对数字符号的辨认能力优于理解能力;对数字符号的辨认能力随着学段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对数字符号的理解能力在中年级迅速发展,到高年级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符号互动理论的微观社会学取向,有助于将研究焦点放在幼儿园这一较小的组织与幼儿园教师个体身上。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采用深度访谈与观察方法,对幼儿园教师与班内教师、幼儿、班外教师、行政人员、幼儿家长等意义互动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展现了幼儿园教师这一群体所共享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组织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微观权力理论视角,采取访谈、观察的研究方法,以两位语言能力较好的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特殊儿童于课堂场域中参与和沉默的真实表征,深描我国智力障碍学生在其外显生理残疾背后动态的课堂生态与社会文化高压下的自我夹缝状态,解读特殊儿童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特殊儿童课堂沉默是自我认知、重要环境、重要他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最后,笔者对研究伦理与研究未来发展进行了一定反思。沉默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参与,是一种生存方式;沉默还可被视为一种抵抗、保护、权力意味的工具性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常常因为太过平常而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它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作为课堂知识传播的载体而存在的。我国目前对于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基本是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开展的,本文将从微观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来分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还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对话,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微观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观察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基本范式,运用它分析人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不仅是自然人和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商品不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实体,也是符号和意义的载体;消费过程不仅是消费者购买、拥有、享受商品的经济活动,也是消费者塑造自我、传达社会认同的社会活动。而探讨这个问题的最具功利性的目的在于启发市场营销者:操纵商品的符号意义,与消费者进行意义沟通是征服消费者心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级组织这一微观社会系统中重要成员的学生,互动是一个既定的事实。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对互动尤其是学生互动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或者说大多从教育学的角度予以关注。本文的目的是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学生互动的制约因素和基本结构,以期对作为教育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的研究提供一点不同研究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