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旧注“离离”来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分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彼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彼稷之苗”、“筱稷之穗”、“彼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  相似文献   

2.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被稷之苗”;“被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被稷之实”。旧注“离离”未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汾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被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被稷之苗”、“彼稷之穗”、“被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于“彼稷之苗”下注云:“这两句…  相似文献   

3.
黍、稷是《诗经》中常见的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在《王风》、《唐风》、《幽风》、《小雅》、《周颂》和《鲁颂》等诗中计有三十七见,其中黍在十三篇中二十见,稷在十篇中十七见。绝大部分都是在同一篇中出现。如《王风·黍离》篇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唐风·鸨羽》篇说:“不能艺稷黍”,  相似文献   

4.
<正>是否当一切渐行渐远,时光飘逝在风中,我们才会为青春苍老而瑟瑟惊栗、涕泪满衫?在《诗经·王风·黍离》里,周大夫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满目苍凉,而黍稷茂盛,物是人非,不由发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的感慨。孔子在河边,见河水滚滚东去,也不由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就连兢兢业业,平生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光辉起点,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我国古典诗词高峰的唐宋诗词也不例外。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用典、化意与艺术手法三方面来举其大略。 一 唐宋诗词中大量运用了《诗经》的典故,一些词语自《诗经》之后便具有了固定的涵义,被后世诗歌广泛沿用,兹举数例: 1.《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  相似文献   

6.
“五谷杂粮”指五谷和杂粮两大类。 “五谷”在古书中说法不同,但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五种粮食。 稻,即稻米,大米,有时称作“禾”。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如“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些诗句中“禾”和“稻”皆指大米。 黍,shu,即黍子,用它碾成的米叫粘黄米,经常用来做粘糕等。《管子·轻重》中说:“黍者,谷之美者也。” 稷,ji,谷类,即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如陶潜《桃花园诗》“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菽,指豆类,稷指谷子。也有的书上说“稷”是黍一类。我们认为应是谷子…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冰雪里的灵魂夏立君①……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样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冲天血光,好似看见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久。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  相似文献   

8.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小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2000年12月第2版)注曰:“[《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  相似文献   

9.
<正> 《王风·黍离》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关于此诗的作者与主题,从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古代最有影响的是“闵宗周”说。《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因而《黍离》一诗被后代文人奉为爱国诗篇的典范。现在治《诗经》的大家基本上继承了此说,如高亨、朱东润、陈子展等。也有的提出异议,或认为是“流浪者陈述他的哀思”;或认为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忧时忧国的怨战之作”;或认为是感伤奴隶主阶级的破产与没落;或认为是“诗人抒写自己在迁都时难舍家园的诗”。总之,  相似文献   

10.
《诗经·黍离》,历来都被认为是爱国诗。《诗序》:“《黍离》,闭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闭崇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诗也。”但据鲁诗说法,则认为是:“卫宣公子寿,闵其兄伋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韩诗则认为:《黍离》是周宣王时,尹吉甫听信后妻之言,而杀死孝子伯奇,伯奇之弟寻找不得,于是写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五谷     
周青梅 《生物学教学》2012,37(12):79+82
说一个人懒时,会想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也是关于"五谷"一词最早的史料记载,出自《论语·微子》,"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而"五谷"究竟指什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很显然,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稻和麦都是大家熟知的,也是我国多数人的主食;而稷和黍,其实都是禾本科稷属的植物;这里的麻指的是大麻,古时人们用大麻子榨油食用;菽是古时的称法,其实就是大豆。随着社会经  相似文献   

12.
咏史诗是诗,又是诗化的史论,既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咏史诗产生很早,《诗经》中的许多篇目已初具咏史诗的雏形,如我们熟知的《王风·黍离》。《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  相似文献   

13.
古代黍、稷的现代名称,辞书界至今未能定论。本文综合建国以来国内历史、考古、文字、农史、农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新版《辞海》、《辞源》中黍、稷不分或以黍为粟、为稷、为高粱,以稷为糜、为(禾祭)、为高粱等诸种说法提出质疑,对黍、稷的现代名称做出新的论证,认为黍即糜子,稷即谷子。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词语:五谷杂粮、五谷不分、五谷丰登。那么“五谷”分别指的是哪些作物呢? 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选有诗经二首,即《伐檀》和《硕鼠》。《伐檀》诗“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句中的“不”字,《硕鼠》诗“无”食我黍”句中的“无”字,课本上均作副词解释,分别译注为“不是”、“不要”。这两个字在这具体语言环境里,是副词还是语助词,怎样解释更为符合原意,我们认为应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6.
谢榛在《诗家直说》里提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一说之后,有人赞同或与他的观点一致。叶燮在《原诗》里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马里翼以“善观诗者,亦自不求甚解”作为“不必解”的依据。吴雷发在《说诗营蒯》里认为,有些诗“宜细参,不得强解”。因为,  相似文献   

17.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姜夔的词《扬州慢》,词的小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一语。课下注释说古人常用“禾黍”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笔者认为此处的“禾黍”是对“黍离”典故的误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说要吃"五谷杂粮",那么,你知道"五谷"指的是哪几种农作物吗?通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另一说是黍、稷、麻、麦、菽。这几种都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稻就是水稻,经过加工后就是我们平常吃的大米。它是我国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之一,全世界也有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又被  相似文献   

19.
"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  相似文献   

20.
何谓五谷     
成语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是指哪5种植物呢?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古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说法。《周礼》中的五谷是指:麦、稷、黍、麻、菽;《楚辞》中的五谷是指:稻、稷、麦、豆、麻;《孟子》中的五谷是指:稻、麦、黍、稷、菽;《管子》中的五谷是指:稻、麦、菽、黍、秫;《汉书食货志》中的五谷是指:麻、黍、稷、麦、豆;而现在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