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墟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荒凉的地方。这是词典中的注释。平面而呆板。现实中的废墟又何止仅仅于此?时间用废墟体现着它的无情;自然用废墟张扬着它的强大;人类用废墟祭奠着它的思叹。废墟,是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点,而碰撞出的火花则凝固成一段历史,这所有的一切,早已超越了物质的范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废墟昭示着过去,是残缺的、沉默的,充满了沧桑感。面对古罗马竞技场,我领悟了悲壮;面对楼兰古道,我知晓了神秘;面对圆明园,我体味了屈辱。诚然,这堆废墙败瓦远远无法媲美于完美,但是,就某种程度而言,它们…  相似文献   

2.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  相似文献   

3.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文学是人学,散文最接近作者的个性,宗璞说过“小说是全知的,……散文是一知的,多在描述自身的感受”,了解作家的经历是解读作品的最好办法。宗璞于1956年发表了成名作《红豆》,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引起读者的注意,也引起大家的争论,最后挨批。当时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4.
一看“废墟”这个文题,我们就会生出很多疑问,作者写的“废墟”到底是什么?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到底怎么写这个“废墟”?这些问题会使我们想去读这篇文章,会使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产生一种种预测,涌现一个个期待,然后也就能使我们在阅读中有所排遣,有所认同。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说他的散文“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历史,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死一活,支撑起了废墟。我们每个人都有废墟,藏在心底心灵的废墟。每次看见它,会反省自身。废墟是过去、是昨天的伤疤,但它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初看《废墟》,也有疑惑:守住现在的快乐不好吗?何必留着废墟,来提醒世人曾经的屈辱,再揭旧伤?反复思索后确实有别样感悟,的确“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我眼中的废墟,并不仅指圆明园、角斗场、摇摇古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它象征着挫败,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我不敢说过去的每一件事我…  相似文献   

6.
罗马既是古代民主政治的典范城堡,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荟萃之地,游览这一欧洲化名城,目光可投、心力可注颇多,作却聚焦于废墟,发思古之幽情,抒叹今之感慨。“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开篇即点题,不劳辞费,悬念便速制而成。第二段,作先用五分之四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象中的繁华非凡的罗马城,正当读沉浸在罗马城的华美富赡中时,一个“然而”让我们的情绪“跌落”下来。作“失望”之余“眼睛顿然一亮”,于第三段又将我们带进.了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之中,于是,历史在这里回放,野蛮和血腥在这里重演,作在沉思,也启发读沉思——明的建筑下叠印着践踏明的历史履痕。这里面贮存着人类智慧与道德的二律背反,深蕴着人性完善和历史进步的殷殷期许。  相似文献   

7.
庞颖 《教育》2006,(22)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南开精神,激励了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以其“不借妖艳争春晖,独守孤贞待岁寒”的独特气质孕育在渤海边这片肥沃土壤。走进南开园就会为一种凝重而震撼,在马蹄湖中央周恩来纪念碑上,铭刻着周总理手书“我是爱南开的”这句名言。记载着他对母校的依依眷恋,也道出了所有南开人的心声。总理雕像似乎是总理生命的延续,他注视着守望在渤海湾边母校历史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日寇炸毁南开的历史至今依旧让人刻骨铭心,炮火侵袭,所有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图书资料皆成灰烬废墟。在今天的南开校园…  相似文献   

8.
黄世琪 《新读写》2011,(9):19-19
小作者的这篇文章让我感同身受,相信许多人有着这样的回忆:因为某次失败而不甘心地憋着一口气,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为自己“洗刷冤屈”!而在这篇文章里,我确实感受到了不服输的韧劲与斗志,我想这与小作者真挚的文字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一文中抒写了自己对废墟的深刻感悟:内容上“废墟是进化的长链”,而形式上废墟具有美。并提出对废墟应取的态度,以此批评中国人的大团圆心理。也许我对本文只有肤浅的理解,但也不妨说说我心中的“废墟”。悠悠岁月中,人类曾创造过多少灿烂的文明,它们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荒野意识是师陀创作心理中的重要构成质素,它隐含着作者由厌乡之心而产生的无乡感,以及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心理动机,此外它又与战争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流亡感紧密相关。这种荒野意识渗透于师陀乡土叙事的文本中:从空间上考察,它通过“还乡—无乡”的深层结构模式间接体现;从时间上考察,它通过历史废墟边凭吊者的精神体验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1.
罗马既是古代民主政治的典范,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荟萃之地,游览这一欧洲化名城,目光可投、心力可注多多,作却聚焦于废墟——“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开篇点题,不劳辞费,悬念已成。第2段,先用五分之四的篇幅把读带进想象中繁华非凡的罗马城,当读沉浸在罗马城的华美富赡中时,一个“然而”让读的情绪“跌落”下来。“失望”之余,“眼睛顿然一亮”,第3段又将读带进到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之中,于是,历史在这里回放,野蛮和血腥在这里重演,作在沉思,也启发读沉思,明的建筑下却叠印着践踏明的历史履痕。这里面贮存着人类智慧与道德的二律背反,深蕴着人性完善和历史进步的殷殷期许。  相似文献   

12.
走出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下午1点钟的太阳灿烂地照在肩上,营员们热切、兴奋的眼睛紧紧地触摸着北京,长途旅行的疲惫化为梦想成真的激动:“北京,我来了!”《小学生时代》小记者团暑期夏令营正式开始了!穿越历史“北京是一座有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名城。”迎接我们的北京导游曾是历史老师,所以介绍起北京的名胜古迹来,滔滔不绝。他保留着老师的职业习惯,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先向营员提问:“请问,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是什么人?”“是八国联军。”一些营员快速回答。“错了,错了!”导游的声音蓦地提高了八度。“是英法联军。记住了,到时我还要考你们,这…  相似文献   

13.
鼓励的眼神     
辅导点拨:小作者从平常的一件小事说起,比赛失败,难过、伤心、自责,是妈妈鼓励的眼神给了“我”信心与力量。抓住了妈妈三次眼神来写,三次眼神中不同的内容,同样洋溢着的是浓浓的爱。篇末点明题目,同时也抒发出“我”内心中的真实感受——“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教堂的废墟上,留着这样一行字:“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那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有选择,就会有放弃。你选择了“这样”,必然要放弃“那样”。人的生命仅供消费一次,生命过程的每一次选择,都有着无数诀别的味道。实验失败了,换种方法可以重新开始,而人生的失败不可能“从头再来”。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慎重并珍惜一生中的每一次选择,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发芽的心情     
这是一篇探索人生真谛的随笔,作品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和与此相联系的构思、写法都有可取之处。从年轻人的角度而言,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在挫折面前却经不起考验,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作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一个人取得成绩固然很重要,或者说是一种财富,但在受到挫折时,就很少有人认为也是一种财富了。他认为:“一个人假如一生都没有成功过固然痛苦,假如不幸没有失败过也不开心。没有失败过和没有成功过,其实都一样,未能真正领会真实的人生。”于是作者把体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人生的重要经验。对于没有体会过失败的青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求败”,迎接各种磨难,甚至比取得成功更为重要。这是作者所强调的人生议题。作者为了强调青年人不要畏惧挫折,逃避失败,特别从“求败”角度来阐明道理,从武侠小说中的“求败”故事来诠释失败也是一种人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失败之后才会有求得“发芽的心情”,求得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对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作者从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文章起笔,引出话题,再层层深入,步步论述,最后谈出自己的看法,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了一篇“创业者的告白”的贴子,作者与我的背景相似,而且还是校友,他字里行间透出的种种体会和无奈让我颇有同感,在这里愿意就他的几个观点继续探讨,为了前赴后继作着创业梦想的“海归”同道们。知识是不是力量?文章对自己在MBA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和管理理论在现实商业环境中的作用感到困惑,甚至觉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误导了我们许久。这其实是许多高学历的创业者面临过的共同困惑,课本上,案例分析中的种种心得似乎无处验证,按照种种先进理论设计的计划无法实施,而自己的信心也渐渐动摇。但我看来,问题不是出在…  相似文献   

17.
已埋在废墟里47个小时、双腿被砖石夹住还流着鲜血的幼儿园小朋友任思雨,在废墟随时可能坍塌、性命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十分镇定地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用担心!”为了安慰急着救她的叔叔们,这孩子又唱起了儿歌。她说:“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相似文献   

18.
在明末遗民的诗文集中,“泽畔行吟”与“西台恸哭”是两个常用的历史掌故。“泽畔行吟”语出《史记·屈贾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衣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这一历史记载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极力挣扎——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我”静听心跳,  相似文献   

20.
废墟     
废墟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