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若星河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圣哲前贤的大慧大智,哲思睿语,浓缩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先人的精粹思想,熏陶感染了五千年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做人。我们学校推行在电教手段辅助下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包括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国学经典灿若星河。它们都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2012年暑假期间,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为期二十天的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让孩子们不要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等,潜心诵读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新教材中,许多古诗文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应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教学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如星河。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它们以优美精练的语言,整...  相似文献   

5.
【典子的话】《三字经》等文化经典,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它们同无数博物馆里或者还埋在地下的文物一样,作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凭据,价值连城;同时这些文化经典作为精神财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讨论给学生读的文化经典能不能删,我们首先要承认文化典籍的双重价值——一重历史的价值,一重文化教育的价值。作为文物,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历史的发展中,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经典名题,如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爱好者,同时也得到广大数学命题者的青睐,试题命制者通过对一些名题的挖掘和改编,选择了合适的内容作为试题的考查对象.以经典名题为背景的试题,让数学试卷充满浓浓的文化味,又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热情,提升素养,把握数学的本质.笔者受区教学发展中心委托,命制一份区中考模拟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对历史上一道经典的几何名题进行挖掘和开发,演变成了一道几何压轴题.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1,(5):92-10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经五千余年的淘洗沉淀,酝酿琢磨,形成了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经典。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汉语言文化中的“经典”一词是中国文化一特有术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具中国文化特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人们常用英语词classic与汉语词“经典”互译。但汉语言文化中的“经典”和classic毕竟分属两个差异巨大的文化系统,它们的含义会没有区别?二者真能完全对等?故本文的目的便是要借助各种渠道,详细考察二者的内涵与实质,辨析二者的异同,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8.
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族人民一代一代口传言授的经典,内容涉及战争、宗教、民族、文化、哲学、历史、伦理道德及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了解羌族先民生产生活演变过程的百科全书。本文在介绍释比经典的八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经典在历史、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它浸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统节日经典诗词曲,是这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青少年一代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无比崇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打自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这项活动的实施,可以说是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辉煌载体。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经典以她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造就了多少为国为民创下丰功伟业的华夏精英,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永不衰竭。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两个“纳入”意味着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有更多的机会诵读到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人的生理和心理,一生都在发展,但少年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大。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经典的陶冶,得到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滋养,潜移默化,就会产生如孔子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良好效果。这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刘昕 《教学与管理》2011,(11):38-40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本民族文学的阅读与继承,一切文化的继承只有从根部营养方能历数百代乃至千代而不衰。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和教育家大力提倡儿童经典阅读的初衷,也是历史的有力证明。我们看到许多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许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经典阅读,许多家长也十分认可并着力配合,但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43):40-41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我校《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课外阅读过级册》序言中谈到:"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自己的人格。"我们以课标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适当增补经典的古诗词曲、三字经等,共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175首,经典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15.
胡明珍 《教育》2014,(30):3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古典诗文已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小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诗经》到《论语》,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内容博大精深,意蕴隽永绵长,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学经典阅读的尴尬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尴尬之一爱你,并不容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培根的经典话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的确,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阅读中,扎在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从中汲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青少年接受文化传承的核心。为此,新课标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份阅读参考附录,即《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为课外阅读的重点。然而当今中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知道读名著可以增加知识、…  相似文献   

18.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基础。经典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灵、正确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承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  相似文献   

19.
<正>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这些古代诗文经典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还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这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本民族文学的阅读与继承,一切文化的继承只有从根部营养方能历数百代乃至千代而不衰。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和教育家大力提倡儿童经典阅读的初衷,也是历史的有力证明。我们看到许多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许多学校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