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日臻完善,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义务直接全部推到学校,使很多家庭丧失了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再者,有些家长虽有教育子女的想法,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策略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致使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陈旧,教学策略缺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抚松县第二中学建立了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赵成增 《辅导员》2009,(10):62-6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仅凭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也是学校和社区德育工作的桥梁。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成长背景等因素的差异,使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而且各个教育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对人的个性化培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这其中班主任工作可称之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在教育目标上,家长与班主任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这其中说明班主任与家长的合力教育是科…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长学校作为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平台,理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胡卫芳 《江苏教育》2014,(20):53-54
<正>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一家庭教育,他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任何教育都应该开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的研究又是教育体系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家庭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在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与学校教育相比较,有着不同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追求子女的身心和谐发展。家长自身的素质及其对子女的态度、家庭生活条件和环境,都对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必须充分重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8.
抚育子女是父母甜蜜的责任,教育学生是学校神圣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朴素的语言告诫我们,学校要搞好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合作.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协作、补充并形成合力,学校和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9.
【摘要】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的溺爱、压制的教育方式、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过高的期望、不良的教育方法等,会对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造成障碍。家庭教育负功能存在的根源在于教育者本身的未完成性、历史性、主观性,家长本位观念下爱的异化,现实社会中教育的功利导向。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经济状况不同、社会地位不一样、教育化背景差距较大的各种类型的家庭。导致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甚至差距较大,给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增加了难度。班主任是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只有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家长、指导家长、增强家长素质教育意识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成效,使学校和家庭一起共同唱好校内外”一台戏”。  相似文献   

11.
石新颖 《考试周刊》2015,(1):169-170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办好家长学校,不断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方法和模式,对于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家教质量、提高家长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  相似文献   

12.
教学自述教育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三维立体教育。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精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只有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即  相似文献   

13.
李君  孙建芳 《家教世界》2013,(4):207-208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家长对子女产生的影响。家庭教育即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更是人适应社会需要、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学校负有主要责任,家庭父母同样负有重要责任。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有用的人才。可是,当今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认识上产生了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它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目前社会上、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普遍存在。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刻不容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沟通和配合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伍茂华 《教育》2010,(9):54-55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有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薛英 《文教资料》2007,(13):184-18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广大独生子女家长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尤为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儿童的成长要接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而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教育无方等问题。本文在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基础上,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具体论述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学校教育的局限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决定了最完备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而在现代教育制度下,家校合作是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的最优化途径,使学校教  相似文献   

19.
廖国良 《广西教育》2014,(16):48-49
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推动家校密切合作,正是香港20年来成功实现教育革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香港的家校合作机制香港知名教育专家、亚太教育研究学会会长郑燕祥教授曾对笔者说,香港的家长是"世界上最有进取心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家校合作是一种互相渗透性的活动,其目标是教师与家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采取互补的协调行为,以共同创造互利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社会的巨大变迁使得相当多的家长对传统的家庭教育产生了种种困惑,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常常感受到来自家庭的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