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范例的"伟大"、手段的"繁复"、语言的"空洞"是以往背离真实的课程所留下的灾难。把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实实在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和他们进行实实在在的沟通,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才能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逐渐一致,才能使学生们的言语和行动不再分离。  相似文献   

2.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学好。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一、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流程"生活化"1.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所以教师应努力凭借生活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轻松学英语。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必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直接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一、立足学生生活,还原"真实"的课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意思就是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1.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教材的内容极其丰富,教科书多以图画、真实的照  相似文献   

4.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物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教学具有生活意义。以"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一节为例,从用真实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为了真实生活而学3个层面,有效地在"教材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学习真实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5.
殷小燕 《教育》2015,(8):40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能有效。"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做到生活与学习相互融合,从而让语文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语文教学"生活化"开设课堂小诊所,体验真生活新课标主张,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能让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需要写真实的东西,不能胡乱编造,这是写作最根本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人生教育。但是对于真实的东西,学生往往感到无处可写,本文从仔细观察生活的"真"、深入感悟生活的"真"、善于描写生活的"真"、艺术加工生活的"真"等四个方面入手,探寻既真实又生动的作文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应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素材,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要求对素材进行筛选。恰当地选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体验,提高课堂实效,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收获,从而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避免选材泛滥,让课堂教学流于  相似文献   

8.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都可归于真实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建构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处理好师生关系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转变教育观念,由"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化,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利用不同时段、不同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在了解学生真实思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教育,"生本位"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18):43-45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真实需要,让生活通过写作。"这是生活作文的指导理念,"以阅读为先导,以生活为源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通过阅读夯实作文的基础,丰富作文的素材,缩短"由仿到创"的过程,从生活中取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激发兴趣,才能使作文不断增添亮点,学生才能时不时产生写作文章的快感,甚至是得意之感。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意指把教育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由此,我们要提倡生活教育,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  相似文献   

12.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小学科学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科学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科学教育的真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品生》、《品社》学科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好学生最基础、最本源、最真实的生活元素,搭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追求品德课堂的真实深度。  相似文献   

14.
宋陈红 《广西教育》2014,(25):115-115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乡土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既可充实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又能增强品德与社会课的亲切感和感召力,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一、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一)生活化原则。"生活即教育"扩大了生活的场景和教育的视野,强调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乡土教育资源是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效果,才能保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实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源泉。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在教育教学中,作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广大教师,只有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的生活发展轨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探寻,才能促使学生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来源。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挖掘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此强调将课程实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目的是使道德教育不再是虚假的欺骗,促进学生全情参与,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这必将引起德育课堂的重新回归。下面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所做的一些尝试。一、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境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经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习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有话可说,要有真实而具体内容可写,然后才是怎样写,怎样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内容形象地描述出来,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生活习作",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撷取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小片段作为习作素材,并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习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抒发的是真情实感,才能给人灵动和真实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