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特殊情况,编制了测量高职生就业能力的问卷,以更加明确高职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同时用此问卷对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调查,了解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期为高职院校制定就业指导政策提供心理学依据,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没有与市场对接,不重视对高职生的就业教育;高职生就业观念滞后、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为此,高职院校应转变办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系统化;重视学生的德商、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生的就业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就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能力要求日趋提高,高职生必须提高就业能力来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把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多渠道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来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杨 《教育与职业》2007,(24):53-54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是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就高职生就业培养的必要性、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生就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这与高职生就业能力比较薄弱密切相关。校企合作在实现就业、提高素质、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可以从校企合作视角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三方面寻求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首次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岗位保持时间短,这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现状决定的。应该厘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内涵、构建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就业结构特征,才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职教育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尽快建立高职生就业的国家评价体系;要重视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要坚持以应用性的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注重高职生就业必备素质的培养。文章对完善就业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对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进行调适,有效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保障高职生健康成才、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阐述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涵义,分析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提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关键,但目前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就业能力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然后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提出了打造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阐述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涵义,分析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提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就业能力可以分为专业就业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其中,综合就业能力是就业关键能力或就业核心能力.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成合力,提高高职生综合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就业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尝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来提升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能力素质等综合素质,从而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关系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厘清就业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突出适应性在就业能力中的核心价值,分析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从政府承担责任、学校坚守本分,企业勇于担当,学生自觉自愿等角度深入探析开发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以期形成合力,达到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日趋庞大、就业日趋严峻的态势下,就业能力成为高职生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对东中部18所高职院校和35家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考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个体认知与校企支持的双重制约。从个体认知的角度看,理工科比人文社科更能认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营销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专项技能、通用能力和管理能力7项技能方面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差异,说明理工科和人文社科是两类具有明显认知差异的群体。当控制了校企支持的影响后,人文社科高职生就业能力显著低于理工科,表明个体认知可能是阻碍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校企支持的角度看,总体上实训类型、顶岗实习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校企支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取决于国家制度架构的目标追求及其特征属性。中国校企支持制度缺位的"破屋顶效应"制约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空间,引发高职生整体就业能力偏低且过于频繁地职业流动的尴尬境遇。因此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制度缺位不啻为高职生就业能力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但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途,更是对其所在院校办学能力的考验。本文从高度注重高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培养高职生的竞争能力,"名师"团体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注重高职生"一专多能"的培养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本文以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大学生、高职院校、政府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高职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位原理入手,介绍了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高职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用生态位原理从适度调整就业生态位宽度、如何避免生态位错位以及合理进行生态位移动等来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韦建平 《广西教育》2014,(31):177-178
阐述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高职生职业能力现状,探究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以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高职生职业能力现状,探究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以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从高职生就业的目的、职业意向、期望的岗位及薪水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思想教育、分析就业形势、增强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来提高高职生的就业信心,帮助高职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