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走进心灵     
“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整整玩了半节课 ,不曾有一个学生找我做“朋友” ,仿佛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于是我问 :“为什么不找老师做朋友呢 ?”孩子们沉默了片刻 ,陆续发言 :“老师是大人 ,不喜欢跟小孩子做朋友。”“老师平时不跟我们玩。”“我学习不好 ,老师不会跟我做朋友。”……童言无忌 ,孩子们的坦率让我羞愧难当 ,好不自在。于是扪心自问 :课堂学习 ,我曾有几次与学生平起平坐地商讨问题 ?课间游戏 ,我曾有几次陪伴学生丢手绢 ,跳皮筋 ?开展活动 ,我曾几次给学生当过合作伙伴 ,当过配角 ?一味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  相似文献   

2.
热烈的课堂气氛一直为大多数教师所追求 ,它似乎成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标志。因此 ,课堂“冷场”是好多教师不希望发生的 ,一旦发生 ,不少教师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有时甚至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那么 ,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冷场” ?课堂“冷场”是不是该一概否定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一、这样的“冷场”要积极提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室里寂静无声 ,同学们在静静地思索 ,要珍惜这样的时候。”的确 ,当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 ,需要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和足够的时间。虽然 ,此时表面上课堂“冷”了 ,但只要观察一下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玻璃瓶装着桔子水,瓶口塞上消过毒的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也不准拔出软木塞。怎么才能吃到瓶子里的桔子水?”这是某校学生“智力”竞赛的一道抢答题。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无一人回答。为什么孩子们感到困惑?其原因很简单:这是受了习惯性思维束缚的缘故、因为大家平日总是习惯于将软木塞拔出,没有想到可将软木塞推入瓶内。有时偶然将塞子推入瓶内,那也被看作是一种“失误”。  相似文献   

4.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讲的是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但正所谓“‘问’渠清如许,为有‘活水来’”,用好了“问”才可以将学生思维“活水”充分调动起来。《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30条》第21条指出:课堂提问要结合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的困惑,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提问要逐步从“是什么”为主转向以“为什么”“想什么”等开放式的问题为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5.
一、“五分钟小老师”应运而生记得教育专家曾说过:“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大胆表现!一堂语文课虽有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6.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本文文字浅显,情节生动,孩子们很喜欢读。但在阅读中,孩子们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那些大臣们又会是怎么劝说吴王的呢?他们为什么没能劝阻住吴王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正是教师可借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立足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换位思考,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使师生之间、生本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上动手的时间多了,活动的量也足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科学教学往往又步入了“做”的误区:重“做”轻“思”,“浅尝辄止”。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科学是那么急功近利、浮躁喧哗?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般的探究中,学生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没有了静心默想,学生能发现疑问吗?没有了潜心实验,学生能够收集到科学、真实、全面的数据和事实吗?没有了潜心观察,学生能有独特发现吗?没有了潜心思索,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吗?从小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往往更多注意“做”,而较少关注“思”,缺乏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上课时间 :2 0 0 2年 3月 2 5日 .学生状况 :丰台二中是丰台区区级示范校 ,学生整体基础较好 ,但思维水平有明显差异 .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在课堂上 ,他们热情、活跃、充满激情 .1 课堂实录教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椭圆及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能够提出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2分钟之后 )学生 1:当 0 <e <1时 ,动点轨迹是椭圆 ,当e>1时 ,动点轨迹是双曲线 ,那么 ,当e =1时 ,动点轨迹是什么呢 ?(其他同学纷纷点头 ,大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 )教师 :为什么不考虑e≤ 0的情况呢 ?学生 2 :因为…  相似文献   

9.
黄朝云 《亚太教育》2019,(9):179-179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分钟》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主要线索,通过解决为什么“一=20”、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及解决课文“重难点和延伸”等问题,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A.何不换个角度 学生怕写作文或写不好作文之事,绝对不只一例两例。笔者敢说,每个班每所学校里,此事都会时有发生。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或者怕写作文?若究其原因,语文教师们大都会滔滔不绝地从学生那里找出很多原因,该生没有写作功底、缺乏写作技能、不知道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则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毛病,全在学生。 然而,“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表,你怎么不从另一个方面找下原因呢?那些学生为什么“没有写作功底”?为什么“缺乏写作技能”?为什么“不知道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又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差”……  相似文献   

11.
王祖芳 《成才之路》2013,(20):44-45
特级教师在《我的作文教学观》中指出"作文必须从心灵出发,但绝不是排除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课堂:教师千万百计地引导,孩子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当一堂指导课上完后,教师让孩子们拿起笔写作的时候,孩子们一脸茫然,胆大的孩子纷纷问道:"写什么呢?写什么呀?"孩子的思路打开了,为什么还不会写呢?究其原因,是孩子缺乏写作的技巧和  相似文献   

12.
一 传统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先编写提纲,然后再动手写作。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思考缜密周到,避免遗漏,有助于系统地组织材料。紧扣标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一步一步进行判断、推理,形成一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文章。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从开始学习写作文时就接受了这种思维训练,也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自学《加了一句话》这篇略读课文时,同学们有的边默读边思考,有的边勾画边做批注,还有的和同桌小声讨论着什么。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你看书上说‘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我不明白为什么先是一愣呢?”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能否从这个“愣”字入手,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呢?直觉告诉我可以试一试!于是我提高嗓门顺水推舟地问“:孩子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愣’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孩子们,请你们反复读读课文,相信一定会明白的!”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读着,认真地勾画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校语文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记得在这节课试讲时,我也曾力求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在无意识中,却仍在行使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在谈到“网下网上的写作”这个话题时,学生们都纷纷表示“喜欢”、愿意”在网上写作,原因则莫衷一是。一、网络写作就是聊天儿生1:网络写作比课堂写作更有趣,网络论坛真是个聊天的好地方!我(问):网络写作为什么比课堂写作“更有趣”?生1:在这里,是用“文字”与网友聊天的,算写作吧,这当然比写作文有意思多了。我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感觉真爽!我(追问):你的意思是网络写作就等同于聊天,是吗?生1:好像是的。众人(异口同声):所以,你才成为“灌水一族”啊。生1(不好意思地):嘿嘿,大概是这个原因。生1到“教育在线”注册的日期是2…  相似文献   

16.
一、作文,“集体失语”的尴尬现实常听一些家长慨叹:我孩子就是不会写文章!常听学生惊呼:啊!又要写作文!也常听一些老师无奈地说:唉!没法教了。这班孩子的文章写得太差了!文章干巴巴,没有好词好句;选材也不会……作文,演化为孩子们闻之色变的“魔鬼”!作文,演变成了家长、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作文,真的那样难吗?孩子们的表达真的就那么困难?那些还没有跨入校园的稚子为何常有天真的“惊人之语”?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孩子们,怎么在作文课堂上需要书面写作时就“集体失语”了?是什么让能说会道的孩子变成了墨守成规、不敢…  相似文献   

17.
创新真有点像街上流行的红裙子 ,说它是“二八月乱穿衣”恐怕并不见得过分。以写作为例可见一斑 :求异思维、多视角观察、变通性创新 ,甚至把学生带进动物园植物园 ,带到劳动的现场……为了学生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教师可谓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但作文中好不容易出现的“昙花”一现之后 ,像摁下去的橡皮又复原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应该肯定的是 :教师诸如上述或者比上述还多得多的方法并没有错 ;倘要究其原因 ,我愿意把它归咎到理念与方法上去 ,理念是“本” ,方法是“末”。有过写作体验的人都知道 ,课堂确也能练就一些写作的要义 ,但那只…  相似文献   

18.
《妈妈的爱》这篇课文选取的扇扇子、送伞、抱“我”看病等生活场景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我想课文一定能引起共鸣,孩子们会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诉说他们和妈妈之间的故事,那么这节课的德育目标便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但是课堂却没有按我的预设进行,多数孩子竟无动于衷,孩子们那平淡的眼神,静如止水的表情,了无生机的课堂气氛让我迷惑不解。是我引导不到位还是另有他因?我随机问了几个学生“:你的妈妈爱你吗?”有的竟毫无表情地回答:“不爱。”愕然之余,我又问“:为什么说妈妈不爱你?“”因为我一直是奶奶管的,奶奶对我最亲,妈妈没有管…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也有几分稚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要讲究艺术 ,要问到“点子”上。教师应怎样选择“点子”来进行提问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一、提问要有明确性一节课只有 4 0分钟 ,在这 4 0分钟里教学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中心”问题。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 ,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 ,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引入 14 15后提问 :“14 与 15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说 :“都是真分数。”还有些说 :“分子都是 1。”显然 ,这一提问“中心”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