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热爱美,追求美,珍惜美,欣赏美,创造美,可以说是人的天性。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育正是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王莉 《教育艺术》2000,(2):14-15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社会伴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造的过程而发展与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去观察、感觉世界;以美的标准去度量、检查世界;按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马克思也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审美活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政工干部也不例外,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融入审美,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去,在满足人们审美…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在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开展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美的教育,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连美都不爱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生活的。所以有人说美是人类的希望,是生存的支柱.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我们无私的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看社会万象,美无处不在,美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从而将美的精神传承下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由此可见,学校的劳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5.
爱美是人的天性。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过: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这句话说明通过审美教育进行德育和智育是最优化的教育方式。综观全套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用美学的观点,把这些美的人、景、事都找出来。把学生引入这块宝地,领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事物,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性情。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人具有一种欣赏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情感。”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小学6年的学习过程中,占时最多的,最富于美感的就是语文课,所以我们要把美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一、发掘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  相似文献   

7.
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8.
正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创造美的过程。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期待中与"美"相遇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上渗透美育思想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呢?一、自主学习发现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自主学习环节是课改课的必备环节。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黄靖 《成才之路》2014,(23):3-3
正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学过程要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就渗透着审美教育,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初中教材所选的课文蕴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可以净化青少年的心灵,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尤其是课本中所选的现代散文。散文  相似文献   

10.
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高尚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美感体现,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社会,它给人以精神的物质的美的享受。美即生活,生活中蕴存着丰富的美;而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小说、诗歌、散文就是创美鞭丑。小学语文教材也无处不贯串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自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美,追求美和鉴赏美。世界文豪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毛泽东同志也说:“人们历来不是讲真善美吗?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显而易见,美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汲取人类精神文化的营养和培养人的创造素质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自己的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外在的美的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养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是…  相似文献   

14.
儿童具有纯真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儿童对于世界怀有一颗创造、真诚和博爱的心,也就是爱美的心.对儿童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而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感染和教育人的.本文对最近热销的《开明国语课本》选文中的六类形象进行审美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形象的感性化、趣味化、儿童化、生活化的特征,给人以真、善、美的审美愉悦.为我们现在进一步科学地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对儿童实施真善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一、艺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知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即对美的认识,美的感受,还包括对美的创造与追求。虽然说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审美也是人的天性,但要做到自觉深入地审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音乐审美如此,其他审美也一样。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知识, 而这是离不开教育的实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是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幼儿艺术教育与其它领域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在于每一个艺术活动都可能把幼儿带进美的境界,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萌发幼儿的美感。要丰富幼儿的美感知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闫颖 《教书育人》2002,(10):10-11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塑造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是“美”的,那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核心的课堂教学则更应该努力追求美的境界。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觉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要塑造美的心灵,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美学思考也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学活动,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和谐的发展。以下笔者谈谈通过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一个人的天性,怎样把这个天性培养成一种自身素质呢?怎样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呢?这也是素质教育一个重大课题。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谈谈自己的一些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人不爱。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体验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开发智力一样,都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陶冶情感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是在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中,通过美的浸透唤起学生的情感与共鸣,使他们在心旷神怡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汲取知识,接受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