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极化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凯斯·桑斯坦认为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着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的群体极化表现为网上相互争论异常激烈,并出现政治倾向的严重分化.从社会学角度,网络的群体极化是一种与群体思维现象以及沉默的螺旋等相关联的现象.在技术上,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选择、交往选择和匿名状况容易导致群体极化.当然,群体极化也是现实思潮的虚拟反应.互联网的群体极化现象虽然不是互联网的主流状态,但其还是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和民主的发展.要通过规制、技术等手段抑制互联网的群体极化,构筑健康的虚拟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几十年来的大事件中,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不但对中国人的表层生活造成了较大改变,更是给青年群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方面,青年群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获得更广的人脉;另一方面,充斥着虚拟性的网络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道德失范行为,使青年群体陷入现实与虚拟的价值冲突中。因此,网络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表层,其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它已经实实在在地为青年群体,为社会带来了困扰。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可谓是愈来愈严重。对此,笔者基于"互联网+"对青年群体群体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繁荣,网络舆情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网络群体中的从众现象、去个性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民粹主义倾向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群体现象的存在,网络舆情对人民参政议政、社会舆论监督、政府管理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民众乐于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公共事务、实施舆论监督。与此同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使得网络舆论呈现非常态集合,给网络舆论监督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真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极化现象成因,提出了规避群体极化、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愈来愈深,尤其是舆情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现阶段,应深刻认识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样态及成因,探究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通过引导“主基调”、破除“闲杂音”、画大“同心圆”、唱响“主旋律”、构筑“新格局”等路径,破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其中网民群体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理论的梳理,阐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心理学动因主要有网络舆情主体的群体认同心理、网民的选择性接触心理、网民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网民群体的从众心理和非理性等,并从正负两个维度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的现实挑战。身心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原因,价值认同、网络行为、人际交往均受到影响。因此,从推动技术革新、多元主体监督、思政教育引导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改善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媒介技术、网络文化、深层次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作用,引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呈现出盲从群体意见、群体观点偏执和集体无意识行为等表征,其背后凸显了群体思维缺陷和个体自我的迷失,严重地危及高校网络安全与校园稳定.以网络文化为视角,采取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与网络受众相符的行为、校园媒体协同社会媒体形成约束合力等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可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这一非常态校园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9.
虚拟学习社区的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通常,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着三类社会空间,即个体空间、群体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三类社会空间在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网络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功能则相互补充。在群体空间的学生群体空间中,一种新型的学生群体——“课群”开始取代传统的班级群体,并且在互动媒介、学习方式、人口结构、社会网络、角色分工、群体意识以及群体规范等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学生网民的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对象——网上虚拟群体。网上虚拟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特质、归属感,并且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就其社会心理学的实质而言,网上虚拟群体是指一种心理群体,有条件地以虚拟的形式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网上的、与地域的和社会的群体相关的心理群体。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因网络异化、意见领袖引导和个体缄默而形成,并导致价值认同混乱、网络暴力频发、群体圈层固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媒体协同合作、优化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增强主流价值影响力,强化网络舆情调控,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足球在互联网上遭遇污名是十分普遍但却未被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的污名理论切入,选取三个网络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对事件中典型网贴的文本分析和抽样统计,发现恶搞、戏谑、人身攻击乃至集群性的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互联网污名化中国足球的常态特征,而网络表达的群体极化又让污名现象进一步加剧,并最终左右互联网足球评价的舆论场。污名出现的原因固然与足球成绩低迷与足球业自身存在问题有关,但中国足球无法承载超越体育的公共期望所致的大众心理受挫、网络表达的狂欢效应以及民众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诸多矛盾心理不适的选择性发泄,则是导致污名的更加深层的结构性背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们通过虚拟的网络拥有了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丢失了。诚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道德现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诚信社会、法制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状况、诚信行为如何,将直接影响诚信社会的建立,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诠释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心理基础、分析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客观因素、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因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后继无力等问题,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迎来考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讨论的网民不断增多,群体成员的平均反应在原有的偏向上继续偏移,比讨论前更为极端。文章在使用现有理论模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群体极化的动力模型,以从多动力模型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最后回顾已有研究,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有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启示,以期对深化网络群体极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环境与其虚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青少年成长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娱乐、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分辨能力有限、控制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群体来说,过度和不良使用互联网将导致网络成瘾等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种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现象,"锦鲤热"兴起是互联网技术、自媒体时代和网络化营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性审视"锦鲤热"现象,应既看到个体借助转发锦鲤寻找精神寄托、引发群体共鸣、舒缓社会压力的心态,也看到"锦鲤热"作为流行文化和"安全阀"的社会效用。如果任其自发性过度发展,会对社会心态、价值取向及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对"锦鲤热"现象进行有效引导,需要从现实关怀、舆论引领和价值观涵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有序关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网络虚拟领导"体现的是一种伦理价值重构,更加凸显人性化,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伦理道德的德性价值所在。"网络虚拟领导"作为人在虚拟社会中的一种本体性存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扬善"的行为实现虚拟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所固有的特性使得网民参与政治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全面评价群体极化的影响,探索造成群体极化的深层原因,是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理性参与政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