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生要想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需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科学》2020,(Z1):109-1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分析,针对其中的部分问题与不足,依据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提出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敢说、爱说、乐说、会说是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发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课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的作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让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致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要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既要明确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让学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它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 ,而那种只会解题 ,变语文为哑语的做法只能应付 (甚至说对付 )笔试 ,尽管如此 ,语言表达能力势必影响对语文的学习 ,笔试也不会应付好 ,只有师生共同重视 ,才能教与学积极配合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的语言,就表现方式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看,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表达.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抓起,从小学抓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调动他们参与语言表达活动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说"、"说得好".教师要善于传授提高表达能力的理论知识与语言技巧,找准切入点,从小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开他们语言表达的闸门,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情感,感受通过表达活跃气氛、感染听众、收获成功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文本教材为依托,从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丰富性、灵动性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就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问题,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曹农 《语文天地》2015,(1):87-88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为了实现和别人沟通的目的而用口头语言来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是看法的一种能力。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人们之间亲密的交往更多是通过口头语言来实现的,口头语言表达在生活中运用广泛。一、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减弱的原因1.不正确的教学倾斜语文作为一门基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然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但是,一直以来在"说"这个方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语言表达和交流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语文学科交际性的真实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就如何培养、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袁伟 《考试周刊》2012,(20):49-5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只有学会表达自己,才能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别人,被别人了解;才能融入他所处的环境中,不被孤立。这样才能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形成健康的情感疏导方式,建立人际交往的自信。这不仅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身心成长很重要,对以后学生步入社会也至关重要。因而,培养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产生了厌读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积极、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对于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在小学阶段,许多教师不重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多侧重文本内容的理解,过度的篇章分析减少了学生语言训练的机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何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一现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有效的阅读教学中提高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课堂教学的内容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吸收的程度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思维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吸引力,像磁铁那样吸引住学生呢?我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就从语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时期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对此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强口语训练等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表达能力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这种技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良好的表达能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在小学阶段,许多教师不重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多侧重文本内容的理解,过度的篇章分析减少了学生语言训练的机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何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一现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有效的阅读教学中提高表达能力?一线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便于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体会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来使语文课堂充满艺术特性,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基本功,需要教师不断发展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使教学设计体现出智慧的火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性,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功力,还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能运用各种情境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9.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侧重于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训练,淡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4个环节,其中说占得比重很大,它要求学生接到问题后,用极短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迅速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鲜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想说、敢说、会说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指导,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从小抓起,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说、愿意说”。教师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得到推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