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成赏 《中学理科》2006,(7):33-33,48
原始物理问题的含义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指物理概念和规律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前人所提出的正确或有争议的问题;二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处理的朴实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杨振宁先生曾将他取得成功的奥秘归结为:“要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而不要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这不仅是一位杰出科学家的治学之道,而且对物理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物理教学同样不能淹没在结论和题目的海洋里,而应将活生生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返璞归真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面对原汁原味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去亲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界上众多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的成功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分不开。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现代教育研究者推行的教学方法都把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放在首位,物理学科也不例外。的确,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能够积极思维和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从主观上产生学习的愿望,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一、以史激趣如…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这位华裔科学家,因与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奖。传记作者不但描述了杨振宁的科学成就,而且还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作者对杨振宁的治学方法也进行了评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杨振宁写过很多回忆性的文章。他这一类文章既展现出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的谨严,也显示出文学家的才情。回忆同学的文章《邓稼先》最能体现出杨振宁作品的文学艺术特色:巧妙的叙述和谨严的结构,飞扬的文采与饱满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1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为大一新生讲了一节普通物理的课程。杨振宁认为在清华教课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他对在清华教课抱有很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杨桂梅 《江西教育》2012,(10):30-30
<正>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物理中处处渗透着美丽,著名物理学家库珀说:“音乐和绘画能够直接触动我们的情感。”但在物理中.既听不到小提琴的哀怨泣诉。也看不到艺术形象令人惊叹的表演。他的工作热情来源于科学理论的优雅、严谨和完美。遗憾的是,与图画、歌剧或小说遇到的艺术形象相比,一般人对物理图像还不太习惯。但是对于有鉴赏力的人来说,它们的魅力并不差。杨振宁博士写了《美与物理学》一文,  相似文献   

9.
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五位华裔科学家柯林编译陈敏校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在50年代即对弱相互作用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物理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运动规律是左右对称的情况。如果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它的镜像运动规律完全一样,就称这些规律具有空间对称性。在...  相似文献   

1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庄子在《天下》篇中的一句名言.可见古代先贤早已认识到科学真理与美之间的联系.最近,看到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写了《美与物理学》一文,笔者体会到文化素质(特别是美育)对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的影  相似文献   

11.
开放型成人高校将主要采取“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面对物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杨振宁教授倡导的渗透性物理教学法,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渗透性物理教学法与“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相适应,对于指导成人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一位名学说过:“物理,物理,见物讲理。”在新课改的课堂里就出现了一位跟我讲道理的“小科学家”,他认为我们一直传颂的苹果落地,也可以说成地球落在苹果上。这一句“地球落在苹果上”让我看到了新课改正在蕴育着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搞物理的都知道,原子弹搞出来以后再搞氢弹,有一个关键的难题不解决不行,中国有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于敏,想出了窍门解决了这个难题。——杨振宁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兴趣越高,学习和探究的效果就越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水既是物理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对象,也是物理实验材料,有时能成为实验器件,该从实例出发,叙述了水在中国古代物理实验中的妙用,中提到的这些用水进行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围绕物理课程改革,下面仅就我近来想到的、听到的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一、基本功的训练永远不可少 我们曾多次引用杨振宁先生的观点:中美传统教育方法的区别之一是中国教育按部就班、严谨认真,而美国的教育是渗透式的,允许跳跃。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物理课程的核心,也是我国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效果。杨振宁教授认为.在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在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称为演绎法:而在美国学生对物理的了解从现象出发.用实验来得到物理定律.称为归纳法。前者是应试人用的方法.后者是做学问人用的方法。联系我们的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利用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精神.创造能力。下面就是我为探索两者结合所进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闫翠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体会。一、重开头毛泽东同志说...  相似文献   

19.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联袂获诺贝尔物理奖,成为首次获此荣誉的中国人。杨振宁的成功,是中西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果。他自小生活在中国,其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教育都是在中国完成的。1945年,23岁的杨振宁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物理学家泰勒和费米,以后长期在美国纽约石溪州立大学物理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中美建交后,杨振宁频繁回到祖国访问,并常常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谈论他对中美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中实验技能培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的手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为整体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我市今年开始把理化实验技能列入中考范围,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参考。从明年开始以每科15分计人中考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