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将仿真模拟技术引入实训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感觉通道、运动通道和思维通道的学习机能.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明显提高。在钻井技术专业实习教学中.通过仿真模拟设备模拟钻井生产和操作过程.学生可实际动手完成对生产装置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反循环钻井过程中,压缩气体沿双壁钻杆环状间隙进入井底,在井底借助反循环钻头抽吸作用形成反循环流场,而后携带岩屑沿中心通道上返至地面。根据气体反循环钻井工作原理和钻井工具结构特征,研制了气体反循环钻井井底流场模拟实验装置,该型实验装置能够模拟反循环钻井中井底流体的运动过程,并能对井底反循环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反循环实验器教学装置的研制完善了气体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实验教学环节,同时激发学生们深入研究反循环钻具结构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仿真模拟技术,使抽象的理论转变成直观的图形。同时,仿真模拟技术还可以进行动画演示,这种模式弥补了实践教学资源上的不足,打破了传统课堂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内涵。基于此,对仿真模拟教学实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接受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且对所学知识的归纳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钻井及井控模拟仿真平台主要由仿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可以进行钻进过程、井下复杂情况判断、破裂压力试验、井控操作程序(钻进、起下钻、空井等工况)及压井过程的模拟仿真。该平台的使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钻井及井控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进行与钻井现场相似的模拟仿真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提升他们的钻井及井控工艺的基本技能,达到工程实践的目的,避免了因现场操作带来的危险等不安定因素,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钻井现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因此该行业对生产研发等方面的人才更新需求也逐步增加。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教学环境及实践环境也是高校对生物医药专业建设思考的重心,只有在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领悟,才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校内建设生物制药专业模拟仿真平台来探讨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更新技术知识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对学生进行原理讲解和操作前期的训练,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效应用。本文结合几年来使用仿真模拟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部分应用,对仿真模拟的教学功能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述了石油工业生产中井下作业技术的特点,介绍了井下作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四个组成部分:知识讲解、仿真操作、知识考核和互动交流,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展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冶金工艺技术类课程涵盖了含铁原料造块生产技术、炼铁生产技术、炼钢生产技术、连铸生产技术等内容。在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能力,并结合生产实际讲解理论要点,应用冶金仿真软件辅助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非 《教师》2009,(14)
仿真模拟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有课堂情景仿真模拟和企业现场仿真模拟两种基本形式,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具有实现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转变,由知识掌握向能力培养转变等作用,对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秀莲 《中学文科》2009,(5):128-128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命题一般以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为载体,考查学生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又非常抽象,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怎样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这部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容器”的方法使该问题具体化.所谓模拟容器实际上是为了解题方便虚拟的容器.该法又称为“分割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TPACK框架下,从整合视角将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三方面有机融合,创新性探索了《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该课程旨在以学生能力为导向,解决经管类专业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人才的高效培养问题。教学内容包括企业设立、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运营管理等;教学方法采用了设问启发、角色模拟、小组讨论、汇报提问、发现纠错等多样化教学法;教学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模拟软件,仿真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通过课程教学运行研究发现:整合模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验教学,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拓宽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面、融合学科专业知识应用、训练系统思维能力和启发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仿真模拟技术的特点入手,介绍了仿真模拟技术在数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合理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可以弥补数控实践教学资源上的不足,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参与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相互渗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的教学作用、教学实践方法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工虚拟仿真试验室应用于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节约了现实教学资源,弥补了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文章以选择土工试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WEB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土工虚拟仿真试验室,实现了试验相关知识的辅助学习、试验过程的模拟仿真操作、试验记录表的提交、试验后的教师批改评语、学生查看成绩等网络化的虚拟试验教学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Vericut是世界最强的数控模拟仿真软件之一。该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为数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建立机床模型、仿真检验、优化工艺与加工轨迹的平台,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的数控编程与检验、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Vericut软件可以全过程地演示模拟工件的加工,通过学生对数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有效、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我们一线老师在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并辅助教学方面作了大量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促进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方向转变,从课程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多向交换转变,进一步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发展了学生理解和兴趣的途径.桑建华老师对微机测控技术与物理实验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作了尝试研究,以改虚拟模拟的误区,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技术的革新带了一个好头.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一特征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大学物理教学的意义,并总结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物理教学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大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开放式实验平台、模拟物理过程、仿真物理实验;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同时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融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为一体的跨学科课程。创设虚拟的贸易环境进行函电往来的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商务知识的理解,提高函电写作技能。模拟公司是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成为学生较理想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团队性及阶段性教学,实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双向转化,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获得单纯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工业仿真技术,结合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进行的工业仿真模拟教学实践,探索了仿真教学的实施、管理方式,同时对仿真模拟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仿真教学加现场参观的教学模式中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仿真教学也势必会成为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陆鑫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26-27,34
高职服装技术专业要培养学生的服装技术,强调“技术”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这种“技术”是由与服装行业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和职业的有关知识所构成。根据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目前教学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即建立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阶梯态模块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业基础教学实施模块教学,专业综合课利用仿真生产运行环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