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不可貌相,是因为人有内在的气质与修养;海水不可斗量,是因为海水有着特别丰富的蕴藏;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典故,典故性的成语也不可“貌相”。  相似文献   

2.
在古诗文中,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用最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常见的有明用、暗用,而反而“典故”却少见。反用“典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了首《九日次韵王巩》的诗,因诗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的诗句,因此“明日黄花”这一词语便成了形容过时事物的著名典故。可时下的人们在运用这一典故时,常常写作“昨日黄花”。其实,这种改动是不确切的,至少说明一些人们对我国古代有关风俗及关于这一典故内容不够了解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书是什么?应该如何对待书?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仔细推敲起来实际上却很复杂。历史上既有禁书、焚书的个案,也有爱书、倡书的典故,在古籍里还有“妖书”、“天书”这样的说法,凡此等等,说明人类对书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发生这种现象:在遇上了倒楣的事情以后,常常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祸不单行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种貌似迷信的“命中注定”的说法,常常可以在心理学上找到解释。  相似文献   

6.
不用“典故”,而说“典故名词”,是因为典故不一定以“名词”的形式出现,而这里介绍的典故已凝缩为一个名词(译成汉语多为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本文选释的“典故名词”多为使用频率很高的。  相似文献   

7.
“章台柳”的典故出自韩翃和柳氏的爱情故事,其后“章台柳”成为中国文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常常作为娼妓的代名词。“章台柳”意象是“章台”和“柳”两个意象的组合。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说事情还没有眉目时常常会说“八字还没一撇”呢。对此人们一般理解为“八”字先撇后撩仅两笔,连第一撇都还没有写,“八”字不远着呢。追根溯源,这句俗话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相似文献   

9.
鲁迅《祝福》有,有一句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淘米。”其中,“不半年”,有人说应该讲成“不到半年”才合习惯。其实这是一种合法化的趋简说法,是可以的。而“不到半年”,“没半年(功夫)”等其是其同义句式,类似“不半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中还有。例如:  相似文献   

10.
“驷马难追”的意思就是只要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比喻已说的话,难于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驷马难追的典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只不过与现在的说法稍有出入。  相似文献   

11.
宋洋 《文教资料》2013,(34):22-24
典故词是植根于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古代文献中有关“西狩获麟”的典故及其典故词具有重要的文字学、词汇学价值。“获麟”典故词的产生发展是有迹可寻的,可以从典籍来源、构成成分和词义特征三大方面探究《左传》中“西狩获麟”相关典故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天子临朝的属性决定了北宋诏令用典不可尖新,“语重体宏”是其基本准地,故出自经史的典故常成为词臣之首选;不过,对于出自经史的故实,词臣也非简单套用,多是在“衬者相称”“用语不蹈袭”等既有轨范的约束下创造性进行,故而对“生新”的渴慕遂成为词臣在择取、裁剪典故时所追求的另一向度。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当中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动词“使”字后面的兼语省略现象则尤为常见。但是,关于兼语省略的问题有两种说法我们觉得是值得研究的。一种说法是,“当兼语是代词‘之’时,可以省略。”(见周秉钧先生《古汉语纲要》  相似文献   

14.
关动物何事     
在我国一些含有贬义的俗语中,常常带有动物的字眼,比如拍马屁铁公鸡狗腿子等,这些俗语是怎么形成的呢?又与动物有什么关系呢?拍马屁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该典故来源于元朝的蒙古文化。一种说法是,蒙古族人家家都有几匹马,牧民们也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  相似文献   

15.
一、情形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非常凝炼,诗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画龙点睛,一字传神,使全诗生色。于是便有了“推敲”的典故,“诗眼”的说法,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的“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设计了“炼字”教学。  相似文献   

16.
生:《金色的鱼钩》结尾一句写“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老师说这叫点睛之笔,为什么称作“点睛”呢? 师:这个说法出自一个典故。我国梁朝有位画家叫张僧繇,擅长画龙,他在金陵安乐寺  相似文献   

17.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此后,《北史·邢邵传》也有“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之语;《宋史·宋敏求传》也有记载:“熟于朝廷典故。”现在凡是见诸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  相似文献   

18.
张秀红 《教育》2012,(5):37-38
当下,教师研究课题似乎成了一种必然。一些学校常常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学校教师实现人人有课题,出现了人人研究课题的大好局面……”殊不知,这种“大好局面”的背后是教师被动参与,并严重增加了教师教学负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唐六典》中所谓中书舍人“按典故起草”的典故进行考证和分析,认为“典故”既指格式也指制诰内容,即制诰文书有固有的程式以及固有的经史故事。从形式上来看,唐代制诰有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和制尾等部分的相对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来看,制诰所使用的典故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畴,因此,熟练把握和运用这些“典故”,对草拟者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石梦娇 《文教资料》2013,(35):172-173
典故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折射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典故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其常规化的规约语义的解读,更是一个在话语空间的意义重构和重新赋值的过程.古代文献中有关“管鲍”的典故及其典故词具有重要的文字学、词汇学价值,“管鲍”典故词的产生发展是有迹可寻的,我们可以从典籍来源、构成成分和词义特征这三大方面来探究“管鲍”典故及其典故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