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5年我国实行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下称“提前攻博”)制度以来,我所积极开展了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的工作,培养的博士生中有15名(占总数的25%)是提前攻博者。这15人无论是在学期间的学业还是毕业以后的工作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所二届四名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得主全是提前攻博者,1990年荣获我所首届所长奖学金的三名博士生,全是提前攻博者。提前攻博者的学位论  相似文献   

2.
四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科技人才。为了加速人才的培养、提高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需要探索人才培养的不同途径。在近十年岩石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就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有条件的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有利于缩短培养周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有利于拔尖人才的破格培养,是逐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办法之一。自1985年试行以来,我校共招收提前攻博生135人。其中85级32人,86级65人,87级38人,到去年年底  相似文献   

4.
以M大学为个案,对工科直博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工科直博生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建立以科研实践为主线的工科直博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注重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提前培养,构建以科研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科间交叉和渗透的科研实践,推行跨学科的导师组指导模式,强化德育教育、营造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5.
以M大学为个案,对工科直博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工科直博生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建立以科研实践为主线的工科直博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注重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提前培养,构建以科研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科间交叉和渗透的科研实践,推行跨学科的导师组指导模式,强化德育教育、营造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专毕业生攻博的几个相关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张桂春德国传统的攻博入学资格是,申请者必须具有大学毕业文凭,或硕士文凭,或国家考试证书,且证书成绩必须优良。近年来,各州相继修改了高教法,为有特殊才能的高专毕业生直接或间接攻博开绿灯,提供法律保障。一、关于...  相似文献   

7.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是我国现行中医教育模式和学位授予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认为要做好该项工作,就必须深刻领会非医攻博培养模式的实质,科学地设置课程,不断探索科学规范的培养机制,完善非医攻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针对非医攻博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名企所看重人才的十种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十年酷暑和寒窗,历经N次考试的选拔,踌躇满志的大学新生们距离自己的职业理想又近了一大步。进入大学的你,不仅要奋力攀登科学的阶梯,更要注重职业生涯的设计,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大学是整个教育的最后阶段,即使你读硕攻博,最后你仍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挑选,在社会职业中体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博士研究生招考环节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第一道关卡。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公开招考三种不同招考方式所面临的信息非对称性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结合我国国情,对于本科直博,建议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前培养机制,方便目标导师对报考学生的考察;对于硕博连读,建议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管理机制,促进目标导师和报考学生的相互了解;对于公开招考,建议完善推荐信内容和提交方式,客观揭示报考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博士研究生选拔体系改革,改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重点以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构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高职衔接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士官”在高校干部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大量出现,是社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博士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主观愿望。高校上下对此虽有不少非议,但其是非曲直多由历史的范式积弊所致。可以说,高校“博士官”选拔的关键在于其办学理念、主体所属、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定位.以及管理干部岗位的合适度和人才选拔机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奖赛举办至今已经是第三届了。两年来,数以万计本市甚至周边省市的中学生报名参加了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今年,第三届大奖赛的报名已经启动,为了让广大参赛选手对比赛选拔的形式有所了解,本文拟对初赛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一、基本情况因为报名人数很多,为了选拔的公正及操作的方便,初赛只举行笔试,而且题型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采用机器阅卷,分区排名,分区选拔。两年以来,迎世博英语大奖赛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题型,主要为以下三部分:(一)语法词汇题: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考核学生的基本语法…  相似文献   

14.
(一) 博士生生源不足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博士生生源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土博士”、“洋博士”待遇悬殊,致使一些合格考生放弃国内攻博机会而全力争取出国攻读博士学位;2.在学期间待遇低,攻博缺乏吸引力。博士生大多已婚,我校的统计表明,近几年博士生在学结婚者占60%以上。博士生助学金不足以维持家庭负担;3.一些单位限制业务骨干报考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分配到单位,多数要签定服务年限合同,不到年限难以报考,此外一些  相似文献   

15.
校友风采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1994年历史系毕业陈 新陈新,男,1972年10月生,江西萍乡人。199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师从杨祯钦教授,攻读西方哲学专业,1996年获硕士学位,提前攻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师从张广智教授,专攻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1999年7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致力于西方历史认识论、当代西方史学思潮方面的研究。学生期间,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2003年起,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选拔部分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5—30分不等的加分优惠。这种招生形式的出现不仅使名校可以提前招揽到优秀生源,而且也打破了以往高考一卷定终身的规律,给了考生更多  相似文献   

17.
新生见面会上,学校宣布了选拔硕博连读学生的相关事宜。硕博连读生在研二的时候转入博士学习,享受博士生待遇,学制三年。那就是说,如果顺利的话,在硕士同学毕业一年以后,我就能拿到博士学位。由于报名期限较短,我简单地和家里沟通了一下,就报了名。8月23日,我们三个同时填报硕博连读的同学完成了学校的考核,取得了博士学籍,光荣地成了一名博士生。在安静的研究生学院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8.
《神州学人》2000,(4):48-48
根据中德两国政府间文化交流协议,中德双方每年交换40名以内的奖学金生。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方奖学金生的遴选办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资助内容和形式 1、年度奖学金:申请者年龄在31岁以下,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德国的留学身份先为进修待转生,待获得攻博资格后可攻读博士学位。 2、联合培养奖学金:申请者年龄在35岁以下,应为国内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最好已与德方教授有合作关系。 二、申请办法 1、遴选按照留学基金委一般选拔程序进行,具体申请办法…  相似文献   

19.
研一时,豪情万丈以高调姿态信誓旦旦立志考博,以求造成舆论压力激励自己。两年光景稍纵即逝,研三时,却偃旗息鼓而四处放言不再攻博,此时心情更因主观努力与客观现状而备受刺激。自我食言的现实,让我既有点儿感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有点儿像是自己拿手掌掴自己。无论如何,过去的两年研究生生活给我带来了对读博和就业更深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影响并决定了此时的选择。回首往事,展望未来,都不如把握现在。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2,(3):95-96
教育部严禁幼升小招生选拔防幼儿园“小学化” 教育部日前表示,幼儿园(含学前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教育部表示,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