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与笔记是口译的关键,记忆与笔记的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要内容.训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在口译工作中能否有效地记录发言内容,进而顺利地完成口译.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口译职业的独特要求,提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口译记忆原理与笔记原则,对学生进行记忆与笔记的强化训练,以突破口译过程中的瓶颈,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文章还提出了记与笔记综合性模拟临场训练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口译笔记作为包含听辨、理解、记录的一个认知过程,是译员尤其是交替传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译员借之储存大量信息,有效弥补大脑短期记忆不足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口译笔记的记录训练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作用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口译笔记的方法,力求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口译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3.
口译笔记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强化口译逻辑思维的训练、强调笔记的逻辑结构,提出分阶段的训练方式——从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复述训练、文字材料的笔记训练过渡到听力材料的笔记训练,从主要信息的记录过渡到细节信息的记录等,强调学生进行模仿操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口译,特别是交替口译中,笔记发挥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是准确翻译的可靠保证.单靠记忆根本无法保证准确、快速地传达发言人的意思,适当的笔记也可以帮助译员理解和记忆原语信息,从而实现准确、快速、流利地翻译.对于笔记记忆方法,不同的译员有不同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判断笔记记录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其是否能帮助译员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本文拟就从自己的实践中,对笔记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以及方法做一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明确了口译听辨技巧训练和传统学生听力练习技巧的区别,结合当前听力教学方法的缺陷,论述了公共英语听力课堂引进口译听辨技巧训练方法的必要性和具体手段。通过具体的例证,着重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听力课堂上利用常用口译笔记方.法提高短时记忆能力,以及如何根据语篇的特征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7.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8.
口译包括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表达五个阶段,口译的理解过程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听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可以顺利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外语听力教学可以参考口译的解码功能,应从听力理解机制中编码-解码中所涉及的环节、因素出发,要求学生不断的累积语言文化知识,并学会运用一定策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口译包括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表达五个阶段,口译的理解过程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听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可以顺利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外语听力教学可以参考口译的解码功能,应从听力理解机制中编码-解码中所涉及的环节、因素出发,要求学生不断的累积语言文化知识,并学会运用一定策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0.
唐建南 《海外英语》2012,(1):121-122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历来是诸多高校老师们的难题,尽管出谋献策的教师很多,可是很少有人强调笔记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口译笔记符号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关注听力文本中的具体关键信息。可是这一策略的运用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帮助他们在大量实践中真正掌握这种技巧,从而充分展示口译笔记符号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力和语言综合素质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之一, 在听的过程中记忆是重要的信息储存器和处理器, 在记忆的工作过程中有三个关键变量影响了听力的效果。因此, 在英语听力的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合理分布注意力, 增加短期记忆的储存量, 提高长期记忆的信息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记笔记是口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本文介绍了口译笔记的内容和特点,对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教师强化学生记听力笔记的能力训练,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将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6,(6):109-112
无笔记交替传译(主旨口译)是专业口译培训(交传/同传)的准备阶段,要求口译学习者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复述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无笔记交传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清关键信息、相关信息及无关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主旨口译。通过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自发并且快速的分析处理信息。无笔记交传选用的材料大多长度为1-2分钟的新闻小段。本文对大连大学2014口译大赛主旨口译环节中英文10段材料通过主位推进、信息结构、实词/关键词衔接三种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建立无笔记交传信息分析模式,找到一种便于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组织信息的模式,为口译培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材料处理方法用以进行口译训练的语言强化,更好的指导口译入门。  相似文献   

15.
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应全面掌握多项口译技能,才能在各个口译任务中游刃有余,而笔记技能就是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笔者从口译笔记教学的目的出发,并结合前人和自身在口译笔记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试探老师和学生在口译笔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强调口译笔记教学的重要性,帮助老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证及非正式访谈,研究口译笔记法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作用。两个平行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接受了相同的英语授课内容,但实验组接受了口译笔记法培训,结果显示:口译笔记法有助于实验组学生提高听力成绩,因此建议在听力教学中溶入口译笔记法的讲授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口译教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识记过程在口译工作中与译员的听辩、理解相对应;保持过程与译员对原语信息的贮存相对应;回忆或再认则与译语输出的准备.工作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金懿韬 《考试周刊》2015,(14):23-24
口译实战中信息量大,但仍须完整、准确地将信息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根据释意理论的要求,通过实例讲解,在理解获取的信息的意思后,运用大脑记忆和笔记记录信息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是成功完成口译任务的必要条件。应进一步加强口译学员和在职口译员对记忆力和笔记的日常练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马跃华  李晶晶 《海外英语》2011,(1):121-122,124
2005年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占得比重高达35%。该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英语听力词汇教学的新理念,以及提出将该理论应用于听前预读和听中提取信息的新观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从而提高四级通过率。  相似文献   

20.
口译笔记是影响口译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记用得好,能有效地帮助译员储存和组织源语信息;反之,用不好或不会用,则会成为分散译员注意力并影响口译顺利进行的最大干扰因素。基于此,立足于分析交替传译受训者在笔记记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导致记笔记困难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在口译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进行笔记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