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肩负着践行“双创”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双创”精神人才的重任。作为直接指导者,“双创”导师是决定“双创”教育成效的关键。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创”导师队伍,是推动“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双创”文化具有引领研究生培养导向、激发研究生成长活力、展现研究生双创效能的重要价值。南京理工大学从壮大“双创”文化基因,提高研究生“双创”意识;融入“双创”文化要素,提升研究生“双创”能力;营造“双创”文化环境,提升研究生“双创”志趣三个方面入手,将“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中。南京理工大学的经验表明要想发挥“双创”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一要凸显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和核心地位;二要优化活动组织,搭建“双创”文化平台;三要形成合力,构建研究生“双创”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的背景下,客观上要求对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实施跨学科教育;另一方面,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于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国高等学校在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尽量抑制和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作用,化“不利”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三实型”双创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行业背景,解析目前高校培养双创人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瓶颈问题,结合吉林建筑大学自身办学特色和在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是要优化培养目标,确立“双创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作为参与主体的教学新模式.根据“双创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和第二课堂教学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也要与之适应,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如何处理好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与提高培养质量的矛盾,如何培养出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导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责。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高擎矿业发展大旗,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以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为契机,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搭建科技、学科、师资创新平台为关键,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保障,大力构建创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在1988年初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生教育应通过对培养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逐步实现培养规格和培养途径的多样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多种需要。注意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财政金融、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和农林生产工艺等应用学科中,培养实际工作部门急需的硕士和博士。”在1988年暑期高等学校会议上又提出,高等学校要培养必要的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同培养大量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并举。再次强调了为实际工作部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杨柳 《教书育人》2023,(33):49-52
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学生“双创”意识培养融入教学体系,贯穿到专业学科教学,打造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建立完备的“双创”工作机制,建设完善的“双创”课程体系和高水平“双创”实践基地,营造浓厚的“双创”校园氛围,才能使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教育部等出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11计划”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教育部:高校资助工作评估…  相似文献   

11.
呼和 《科教导刊》2020,(3):183-184
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企业和社会更需要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偏重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能力不足.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该抓住"双创"背景带来的良好机遇,加快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步伐,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基础与关键,是全面落实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关键。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深入,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课程体系不完善、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等问题。根据教育部创新创业驱动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胜任力,勇争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要求高校教师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挖掘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优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沉浸式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体制机制、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还面临困境,与新时期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训练等关键领域改革,构筑“多元协同”机制,搭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全覆盖的双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武汉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设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制定辅修二学位、本科、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搭建“创客空间—创业园—企业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四级链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提出基于雇主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1234”教育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学校在创业型人才生源选拔、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对一流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核心期待与要求.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社团活动化、项目化、竞技化,以及忽视第一课堂主导作用等问题,以提升省属高水平大学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借鉴闭环反馈自动控制原理,构建闭环反馈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控制系统.以自动化专业...  相似文献   

16.
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阐述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归纳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构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系统、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训练孵化平台等方面对策建议,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质量提升,以此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模式,提出了以培养高层次电气工程学科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强行业背景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不成熟,创新教育保障制度不成熟,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不系统,缺乏合格的创新师资队伍,创新教学质量缺乏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为此,要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实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引入1+X证书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抓住校企联合机遇,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战略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科教强国的基本要求。全国各地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一核心,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医教协同的时代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综合性地方院校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以综合院校优势平台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创融合平台的建立、专创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分类、分层次培养和结合第二课堂,拓展专创融合培养的载体,探索建立医学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