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建立在他对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和传统工业的认识之上。在他的早期构想中,合作式的组织方式被看做乡村工业发展的样板和模范;而当乡村工业化勃兴之时,他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模式"分析框架用以诠释中国农村的乡村工业发展形态。从"合作"到"模式"的过渡彰显出费孝通农村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这是他对乡村工业化的存在和发展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紧密的传承性,同时亦可以看出费孝通乡村工业发展思想中前瞻性和解释性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2.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毛泽东对工农业轻重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逐渐深化的过程。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工业和农业发展同时并举,再到以工农业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重工业要为农业和轻工业服务,最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力求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历尽艰辛,努力寻求一条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中国人开始看到西方工业的发展,从而把振兴中华、实现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无数仁人志士都没有能够找到一条使中国摆脱贫穷,实现工业化的可行之路。这一历史重任由以毛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时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两步走”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关于试办托拉斯经济;关于工业化方针政策;注意警惕和防止“左”的错误干扰等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中国式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刘少奇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主张,并就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结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必要条件都作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这一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是近代中国工业化顺利发展的前提。工业资本家为解决乡村经济对工业发展的掣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新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但工业资本特有的行业属性和趋利原则,以及乡村社会的积贫积弱,既在客观上限制了其在这一事业中的深入程度和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工业资本改良农业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近代乡村改造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乡村建设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他的理论中关于重视传统文化、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等见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性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实践为依托,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理论。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需坚持大历史观,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工业化实践的整体历史谱系出发对其进行综合把握;需要从学术层面界划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深刻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既是推动中国工业化理论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所提出的重大现实命题,必须把准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独立自主推进新时代工业化建设,充分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为使中国尽快走向富强,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其实质是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这一思想至今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周恩来一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主张。他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出发,在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中国在发展经济中,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同时认为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集约经营的道路;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落实农民的经济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农村工作,周恩来提出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另一方面要通过综合治理方法,全面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而又独特的贡献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首探中国革命新道路 ;通过对革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及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乡农学校集中体现了他的成人教育思想。他的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同构的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传统教育哲学基本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中作用的肯定,显示出的一种不盲从、立足本土文化基础上向世界文化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气度,都对当代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在某种程度上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想。他吸纳了先秦至清初礼学思想的素养,认为“礼”不等同于礼节仪式,而是修齐治平的根本,万事万物的归结。“其学问宗旨以礼为归”,认为礼学经典是经世之学,以及立身处世和修身养性的必读书,并将其作为融通汉、宋两家的途径。他继承了礼以“时”为大的思想,主张因时变通,从而能够进行不同于传统的某些改革。但又不赞成“轻徇俗好”,仍坚持传统礼制的基本精神,维护旧的社会秩序,从而限制了变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礼”所蕴含的“不泥古制”的变易精神,为传统文明转向新的文明提供了一条渠道。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及其相类似的传统士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近代文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三农”问题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涵盖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他在对待农村改革问题上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看,不强制,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被邓小平放在战略地位考虑,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鼓励先富,扶持先富,引导先富,促进共富,避免两极分化;在破解“三农”问题上判断一切改革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并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及区域发展中“两个大局”的思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问题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的重要建议,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对外贸易工作,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在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分配体制改革、关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也必然要走这条道路.但是,必须从西部自身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善于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合理选择产业化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斗农积极参加新化运动,培养和锻炼了他的创新思想。此后,在学术研究中,他十分注意创新,注意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刘半农一直十分重视政治,关心社会,关心现实,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崇洋媚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发起保儒教活动,提出将儒家改造成西方式宗教(儒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引起时人激烈的争论。黄遵宪以其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的态度提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但他反对把儒学变成有宗教设施、组织、教义和祭祀活动的“儒教”。他认为只有积极吸收西学,合中、西、新、旧之学,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发展,并进而担负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黄遵宪的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在美国,他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中国,他又代表着西方文化。这种双重的身份带来的是他与两个世界的双重的疏离。胡适在中西文化上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具有普遍的原型意义,他是中国现代性的化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