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状况已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作为动词的“像”“好像”和作为副词的“好像”用作“象”的例子在印刷品里已很少见到。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印刷品里,作为名词性词素的“象”和“像”字使用混乱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常常使得许多语文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平日阅读报刊,我发现报刊里“象”“像”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同学们的作文中,使用“象”“像”出错频率就更高了。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有些同学不清楚这两个字的使用范围。这里,我就这两个字的使用范围作点介绍,供同学们参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象”和“像”的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义项的分合也有一些变化。本文对二字义项的分合从它们形体的演变和用法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象”、“像”都读作xiàng,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为“像”的简化字。这样一来,“象”“像”就是音同而义不同的两个字,使用时不能随意混淆。 “象”的含义有以下几种:①一种哺乳动物,大象。②形状、样子。如“现象”、“印象”、“形象”、“假象”、“象征”  相似文献   

5.
一天,山羊老师把小熊叫到办公室,指着句子“西瓜像蜜一样甜”对它说:“这里的‘象’字你写错了,应该写成‘像’字。”“为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小熊摸摸脑袋,满脸不解地问。山羊老师说:“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念‘xiànɡ’,可是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看看,哪儿不一样?”小熊仔细一瞧说:“字形不一样,‘像’字多了一个单人旁。”山羊老师说:“对!可是最重要的是使用方法不一样。我教你一首儿歌吧:‘像’和‘像’,都念‘xiànɡ’,使用方法不一样。形态样子要写‘象’,景象、气象和印象;相似比喻要写‘像’,眉毛弯弯像月亮。”小熊…  相似文献   

6.
“像”和“象”都是常用字,目前使用比较混乱。 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1964年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的注脚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此后科技术语中天象、物象、象散、象点等均用“象”,在用字上一般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和分歧意见。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汉字总表》时恢复了“像”字,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  相似文献   

7.
和汉字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有些字稍一不慎,便会张冠李戴(dai)。比如有单人的“像”和没单人的“象”,加三撇的“彩”和不加三撇的“采”,等等。工具书在处理这些字时,自应分外小心才是。可惜,在查阅《现汉》时,还是发现偶有失误。试举一例: 《现汉》2002年增补本第312页,“渡”字第一个义项是:“由这  相似文献   

8.
学习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不认识?就是繁体的“学习”二字嘛。为什么它们会这样写?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学早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上,就已经有了“学”字。它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两只小手在摆弄计算的学具,中部的秃宝盖就像一座房子,房子里有一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呢?学习呀。你看,“学”的字形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孩子学习的图景,多有趣呀!习上半部分是“羽”,表示鸟的两只翅膀,下半部分的“白”,表示太阳光。这个字形表示:白天,鸟儿在阳光下反复扇动着翅膀。所以,“习”又有“重复”的意思。至于“复习”的“复”字嘛,中间有个“日”,也表示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9.
“象、像、相”应该各司其职辽宁省沈阳市王宝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这意味着,“象”与“像”是意义用法不同的两个字。可时至今日,我们从大量的学生习作中发现,在“象”“像”和“相”的用...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这就是说,“像”恢复原字原义,“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而是两个音同义异的字。  相似文献   

11.
赵尚贵 《教育文汇》2006,(12):40-40
面对新生,我向来在第一课时只安排一个“字”的教学内容。从形状看,“字”像屋子里有个小宝宝。翻阅《汉语大词典》,“字”有“怀孕生育、养育、爱护”等义项。这暗示“字”有生命力,它是珍贵  相似文献   

12.
“相”与“像”读音相同、意义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作文里,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  相似文献   

13.
“鬱”和简化字“郁”字在《说文解字》中是两个不同的字,检索历代字书、辞书、韵书,以及研究成果,从字形发展、义项和叠字等历时层面来考察“鬱”和“郁”字的异同,从共时层面观察现代方言中的“鬱”与“郁”,确认“鬱”与“郁”字在古代是音义不同,但又在义项上部分相通的字。现代虽将“鬱”简化为“郁”,但方言中仍保留着二者的不同之意。  相似文献   

14.
“如”在古汉语中,使用率高,义项也颇多。它除了具有“顺从”、“好象”、“假如”、“应当”等义项之外,还每每具有“恐怕”的意思。“如”字的这个意义迄今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很容易和“好象”的意思相混淆,故而很有必要来作一番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15.
高迪 《文教资料》2020,(7):6-7,40
“聘”“娉”二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及常用义项有很大区别,然而上古时期,在“婚娶”“婚配”的义项上曾通用过.受民间习俗等影响,在词汇的历时演变中,“聘”成为这一义项的核心词,而“娉”则用来构成“娉婷”“娉娉”等双音词,用来表达其他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课《吃墨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这里的“香”字用得不妥,理由如下:查《现代汉语词典》“香”字条,其第二义项为“食物的味道好”。那么,课文中的“香”字可用这一义项解释当是确定无疑的了。但是,根据课文内容分析,起码有两点不合文意。(一)与“香”字上述义项不符。本人虽然没有吃过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韩非子的《五蠹》中有“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一句。对这句话,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1988年7月版)译为:“近古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而汤和武(起兵)讨伐(他们)。”显然,《教参》是把这句话中的“乱”字释为“(天下)混乱”。查《辞源》“乱”字条,共有⑨个义项,其中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与“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歌研究中是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术语。由于都有一个“意”字,人们在理解或使用它们时往往通用、混用,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含义和指向的差别,尤其是近代西方又发生了Imagism(意象主义)诗歌运动,欧美文论中也大量出现“image”这一术语,“image”又被中译为“意象”,人们对这些术语范畴的界定更是莫衷一是,难以准确地把握,认识上出现许多混乱,很有将其梳理辨析的必要。意象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早已存在的一个概念,然而这个概念也象中国古代学术理论中其它一些概念一样,在它产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甚至老师)对比喻句“好像……”与“好像……似的”含糊不清。在该用“好像……”句型时用上“好像……似的’,认为二者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将二者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其实这两个句型虽然都是比喻句,但在用法上却有不同。 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相”与“像”因为读音相同、意义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 ,在学生作文里 ,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 :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了 ,把“照相”误作“照像” ,把“一张像”误作“一张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 ?关键是没有把握这两个字的确切含义。《辞海》载 :相 ②貌相 ;状貌。像 ①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 ; ②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 ;由虚光线 (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 )会聚而成的称“虚像”。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