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师教育研究》2015,(6):21-25
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何以可能?本文以哲学人类学为视角,从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两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一方面,自我超越是人的本性,大学教师对卓越的追求源于人的生命的潜在驱动力——人的自我超越性,另一方面,人的直接认识的盲目性以及内省认识的非客观性和不全面性,导致了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这也是大学教师卓越丧失的内在根源。在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的张力的作用下,大学教师需要跳出片面追求学术卓越以及片面追求教学卓越的藩篱,成为一名卓越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有灵魂的卓越。  相似文献   

2.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环境对人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在现代社会,其表现更加丰富。适应是主体对环境的顺应,是主体调整自我的内在需要实现与环境变化的一致性;超越是主体通过对环境的否定性反映,积极地改变环境、改变自我,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自我困惑的存在是环境制约的结果环境对人的制约表现为自我的困惑的存在,从主观而言,自我意识的困惑和矛盾是主观超越客观、自我超越环境的结果。当主观脱离了客观、思想脱离了实际,自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的对象,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教育需要正面看待学生,需要关注教育中的"人",努力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人的两经并非等同于现代人的某些品质和特征,从历史上,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觉发展过程,即自觉地超越自在自发和异化受动的化模式,向着自由自觉的方向发展;从内容上,人的自觉发展,集中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统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既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前提和基础,更需要社会的自觉关注。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并非等同于现代人的某些品质和特征。从历史上,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觉发展过程,即自觉地超越自在自发和异化受动的文化模式,向着自由自觉的方向发展;从内容上,人的自觉发展,集中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统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既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前提和基础,更需要社会的自觉关注。  相似文献   

7.
强调对肉身的保全,是现时代的精神,亦是现代时代的教育精神。英雄之所以被学校拒绝,根本在于学校对现时代教育精神的领会和实践。不过,现时代的教育精神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人之本性——卓越或德性——的失落,导致了公民美德的丧失。今天的教育需要处理这样一个大问题,如何在一个强调自我保存的时代安置英雄的勇敢和崇高。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称号,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应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品质,即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教育家斯霞、霍懋征一生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浓重的教育情怀,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则体现出典型的世俗超越,他们真正以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为追求,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形成了教育的脊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教育家而且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期盼着更多教育家在"超越世俗教育情怀"的牵引下而诞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人的生存方式面临重重困境,包括身份标志的边缘化、群体内部的相对孤立化、教育学对社会教育力的忽视等问题。教育学人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以谋求教育学人的独立地位,这是教育学人应思考的问题。为改善教育学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教育学人的群体地位,教育学人应着力构建教育学自身研究范式,逐步对接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研究内容指向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并以自觉的自我超越作为最坚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魏兴仁 《甘肃教育》2011,(21):33-33
赏识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自我评价方面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心理上表现出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成为其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已被普遍认可,它是衡量一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也是其他"基本善"存在的前提。作为社会制度子系统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价值追求是多元的。大学的使命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属性、发展的实践历程,都决定了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把公正作为首要的价值追求,只有公正才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美德。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规范伦理的特征,而规范伦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指导人们的生态道德生活。美德伦理因其内在德性以及伦理崇高性可以化解规范伦理的不可公度性,重构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竞争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学校教育中的竞争却出现了病态化的趋势,其表现为独领风骚才算赢、充满敌意、为了竞争而竞争,病态竞争会让儿童极度地恐惧失败,并变得冷漠与自私。学校教育对病态竞争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视分数为评价儿童的唯一标准、把考试的失败等同于儿童整个人的失败、并排斥"失败"的儿童是病态竞争产生的重要原因。病态竞争的产生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学校教育是现代人改变身份地位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在身份焦虑的驱使下,现代人对学校教育给予极大的期望,结果使其沦为未来身份地位争夺的"角斗场"。在身份焦虑的背景下,体认身份地位争夺的限度,从追寻分数到追寻美德将是病态竞争的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为职业要求,而美德所特有的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又是人类超越狭隘性的崇高追求和意义关怀,现代人既不能脱离市场经济制度而生存,也不能抛弃美德完全沉迷于物质利益追求,因此,市场经济的生活背景使美德对人的自由的价值不能通过任何形式的强制性制度安排来实现,而必须限定在私人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德性理论,德性论是其道德哲学研究的目的,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康德德性理论的核心问题包括:德性专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只有人才能够拥有德性;从德性与义务、内在自由、准则的关系中才能准确把握德性概念;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的一致才是人类道德实践应当追求的目的。当代人们的道德实践应注重道德原则与品格担当的统一,反思个体幸福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美德伦理学者的理论实践看,不宜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简单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现代复兴.问题不是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何以可能,而是作为一种自觉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分的理论类型,美德伦理学如何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具备理论优越性.以安斯库姆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证,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理论类型.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京师的“首善”意义 ,表现为它是国家主流文化的孵化器和辐射源。其文化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髓。北京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悠久的文化传统 :以建筑、民俗、老字号及地方文艺为静脉 ;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为动脉 ;古都民风为细胞。发展北京文化 ,必须协调现代化追求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 ;加大北京文化的包容度和开放性 ;整合和利用北京的教育资源 ,增强北京文化的发展动力 ;弘扬首都风尚 ,丰富北京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8.
德性伦理学作为古代哲学家探讨道德问题的经典模式,在现代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冲击下曾经一度被边缘化。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主要是通过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来实现的,同时也是一些哲学家批判现代性价值观念的思想资源。然而,为了使自己同一般意义上的德性理论区别开来、回应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质疑,德性伦理学就必须依据好的人类生活或幸福、德性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性论等要素来澄清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有效教学研究的片面化倾向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可能存在的悖论,进而通过引入儒学的"以善致善"命题探讨了教学中目的与手段一致性的教育学意义,并将其作为理解教学道德性内涵的重要视角。而真正教学道德性的彰显亦即德性教学的实现,不妨从认清理论立场并克服认识障碍,从科学认知走向"体知",以及体现教师责任的教学方式转变等几方面展开努力。  相似文献   

20.
德性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精髓,也是领会亚里士多德分配公正思想的一个独特维度。对德性生活的共同追求和德性标准的一致认同,为分配公正的实现提供了伦理参照系。分配公正以公物为分配对象,以应得问题为核心要义,在解决应得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得其所应得的价值诉求,而这一分配公正理想的实现,又必须以德性作为应得的衡量标准,通过几何比例原则将分配公正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