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难讨论教学法”变“学科式”德育为“问题式”德育,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理论向道德实践的转化,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教化的认知内驱力和情感内驱力,实现道德教化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激发学生道德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民间故事对于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性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接受德育具有尊重权威、观察学习、经验认知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幼儿德育活动的民间故事应具备叙事形式特征、内容情节特征、教化功能特征。应从“讲授民间故事,培养道德信仰,激发道德情感”“表演民间故事,获得道德体验,陶冶道德感悟”“创设德育情境,深化道德理解,培养道德人格”三个方面构建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德育活动教学路径,使民间故事与幼儿德育相结合,利用传统美德更好地实施德育,提升幼儿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结果导致德育收效甚微.道德心理学研究证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产生动机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提高德育实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要以人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进而使学生产生道德诱因;通过讨论、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学生主动选择、积极建构道德行为,进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化性起伪"道德教化思想,把道德践行分为"知道"、"可道"、"好道"三重境界,与此对应"道德认知、道德自律、道德养成"三种人格。这种道德教化思想对当今高校"立德树人"德育意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道德品质形成的层级规律,按照"他律——自律——律人"的路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增强道德认知;设立道德情意,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实践,培育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5.
"学生参与式"德育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整体性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式”德育教学模式,彰显学生在道德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及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能力和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模式,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德育实践中,应立足校情,探索“学校一家庭一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家长素质为抓手,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德育内驱力,实现德育和智育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大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个体精神安顿和道德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德育要想获得教育实效,必须遵循“人性化德育”的教育理念,创设师生共同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课堂上“活起来”,使优良的道德传统内化为学生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完善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内心想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出来,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主动爱上学习,这是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可以从“结构化知识,关注经验”和“适应性教学,激发内驱”两方面进行教育“导航”,从“矫正粗心,培养习惯”进行教育“续航”,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的低效局面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德育形式单一、知行脱节是其重要原因,如何才能走出德育困局?笔者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感化后教化,先“动之以情”,继而“晓之以理”,最后“立之以德”,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刍议崔葆芬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讲求实效.把德育大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财富。这就应高度重视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11.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感恩教育:一种新的德育尝试 德育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化,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所期望的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达到内在的质变效果。这种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但最终都指向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以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那种“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那种注重德育知识灌输的贫乏的道德说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无从体验而让学生失去了热情。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艳秋 《高教探索》2007,(1):128-132
儒家教育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教育过程诗性与理性紧密交融,“比德”是儒家诗性德育的重要形式。现代高校德育育人效果不理想有着诸多外因,但“知识化”倾向则是使自身陷于困境的更为根本的原因。重道德认知,轻情感培育,重灌输说教,轻主体自觉,重德育“专修”,轻课堂延伸,“知识”德育的严重后果是大学生“知德”与“行德”的割裂。而儒家比德在化育道德情感、启迪道德自觉、融通人与自然、陶冶“知行合一”的道德人格等方面则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对日益倾向于理性化的现代高校德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纳来实现。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德育活动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应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从中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并升华为自我的道德准则。德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动的形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笔者曾经对高中毕业生作过一次调查:“你认为高中阶…  相似文献   

14.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经验地说是教育的色彩, 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教育能不能产生效用,与教育的内容固然有关,与实施教育的模式固然有关,但毫无疑问,它与教育的特质、色彩、力度,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教育必得经由受教育者的感受、体验,才能进而产生悟解,最终使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教育的目的根植于学生的心中。“难忘教育”正是格外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活动,由情感在一定情境中(德育经验课程特别注重于情境的创设)的激活和升华,来使德育的认知落实到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同时使德育要求的行为规范到学生的道德践履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相关道德教育的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两位教育大师的德育思想对跨入新世纪的当代道德教育工作仍不乏启迪作用,使我们更加重视教育在德育客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各种活动在德育客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德治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两方面入手,推进以德治校。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融德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和接班人。要实行以德治校,还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与优化道德环境的关系、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山腹地山东省沂水县,立足当地传统美德优势资源,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在道德教育根本上做打算,在思想源头上做文章,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无论在德育实效还是在育人质量上都得到整体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关注德育根本1.拓展“生活之根”,丰富道德源泉。在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学生生活中,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念冲突的背景,如何让道德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是德育增效的关键。沂水四中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入手,提出以“过有道德的学习生活”为…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班主任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的工作展开,首先分析激发小学生内驱力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当前“双减”背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内驱力激发工作实施策略以及以激发内驱力为核心的班会设计方案,旨在为班队健教课优化提供一定素材,并在提升学生内驱力方面收到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美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德育和智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首先,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过程本身就具有“教化”的功能,这种功能在教育上能邦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乐”(即音乐)的教化作用,他认识到“乐”的和谐和美的本质能对人的品格产生影响,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的作用。与音乐一样,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也存在着一种人们自愿接受的“教化”作用,所谓“教化”,实为教育感化的过程,其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