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评判与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标准多样"和"量化测评"的传统认识论与经济思维直接相关。实现研究视角的社会学转换,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从其总体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特征出发,坚持三个评价标准,即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实现社会整合、是否实现社会激励以及是否实现社会发展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传统标准向现实标准的"软着陆",为遭受争议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正名",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  相似文献   

2.
评价政治思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社会群体为自身利益而表达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政治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研究中,政治课教师经常涉及到对某一政治思潮的价值评价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不同的评价主体站在不同的评价立场上使用不同评价标准,致使对于同一政治思潮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客观性因素减少,从而不利于学科教学、研究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政治思潮的评价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围绕“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这一主题,我想谈谈读经典的三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怎样读经典?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时代精神的精华。判断经典的标准至少有:一是在思想史上是否引起争论,二是研究这一经典的成果有多少,三是是否经过较长历史时间的检验。要谨防仅以发行量的多少来判断经典。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虽然他们提出的年代、所处的背景、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二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历史评价标准中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在碧空工史和中国传统化研究领域内,出现 一股重新评价的时风,由此引发了对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的争论,争论背后,我们明显地看到信体实际上在运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历史评价,而这些标准之间又普遍存在着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复杂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历史评价标准的特殊性从一个侧面同时又从整体上向我们说明了作出的历史评价的背景与条件。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一个在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何以取得成功,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曾国藩以"有本之学"构筑自己的学问体系,以"理一分殊"思想奠定自己的学问基础,以"中庸"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三者构成曾国藩思想的大本大原.内在的大本大原是曾国藩成就其学术与事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党史评价就是研究者对党的历史及人物的社会实践及其效果的价值评判。关于党史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以是否符合党的各时期的路线、政策及时代特性的需要为标准。我们在对党史进行评价时 ,首先应考虑的便是被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党在那个时期的路线、政策。但是 ,党的路线、政策本身也是个被评价对象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也多次出现过路线、政策发生失误的情况。因此 ,以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政策标准来评价党史只是评价过程中的初步考察。第二个层次 ,以人民利益标准评价党史。这个评价标准较之于第一个层次更为抽象 ,着眼点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又把这个观点写入总纲,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个思想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密切联系,成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历史唯…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外交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外交思想研究述评曹建英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对于他的外交思想,随着时代和国家政治的变迁,人们对其评论毁誉殊悬.现就人们对其外交思想研究的情况,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缕析如下.>*nNI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把外...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在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期间,不少专家纷纷开展了对有关素质问题的研究。公众对素质问题如何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素质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的认识是否统一?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素质结构中不同因素在公众头脑中的渗透,同时还可以引发人们对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考。这无疑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为此,我们以“小学生成功发展素质标准”为问题核心,进行了大约两年的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经过分析,提取出…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曾纪泽同为清政府高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们虽是父子,但他们对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却有着根本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对办洋务的认识和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爱国观并不完全相同。曾纪泽在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面前,坚决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的对外思想与曾国藩的卖国投降主义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曾纪泽更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和推崇。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来,在对曾国藩的评价问题上,各种观点可谓隔若天渊,判若冰炭。褒者称之为“勋高柱石”的“古今完人”,贬者斥之为“汉奸剑子手”。双方从不同的时代要求与不同的阶级利益出发,各持一端,互不相让。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谁也不否认曾国藩的学问与能力。近几年评论文章尤多。本文不拟对曾国藩作全面评价,仅就其读书、作文思想及教子艺术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否真正为教师所理解和接纳,切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现实状况如何?怎样才能将评价科学的、恰当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走进一所小学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下是三个课堂实录片段,据此对课堂教学中评价存在的现状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分成三部分,即从曾国藩教育思想的背景、教育思想的内容、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并结合现实情况概括了其思想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2009,(19):20-21
相传清咸丰年间,曾国藩广招人才。有人是经人推荐,有入是自愿投效。曾国藩必定召见面试、谈话之后才决定是否起用。有一次,曾国藩约的三个人在会客室等候召见。三人等候了很久,尚未被召见。这时只见其中一人静坐沉思,一人走来走去,一入脸上十分生气,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到了傍晚,曾国藩派人告诉他们三人,可以回家等候录用,不必见面了。有人问曾国藩:“不用召见,怎知谁被录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问卷的满意率已作为许多中小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评价结果与职称(务)晋升、岗位聘任、津贴核算挂钩。其间,常发生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学校的意见分歧或摩擦,影响和谐学校的建设。怎样看待学生问卷的满意率?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分别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资历的老师和学校不同管理岗位的人员交流,探讨征询三个问题:—是各方判断满意与否所持标准是否一致;二是满意率作为评价教师指标的内涵是否相同;三是管理者如何校正问卷中的误差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代名臣,他的成功与湘军是分不开的。以湘军为跳板,曾国藩登上政治上的显赫位置,与此同时,在湘军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曾国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管理思想。这种战略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历史之中,曾国藩在政治、经济、学术、外交、军事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该文通过论述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形成、实践和成就,剖析其治学思想的本质,及其对近代的学术发展的贡献,对其治学思想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对《阿Q正传》做出新的阅读。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片刻失效及其后果。通过对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即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二、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Q真的会革命吗?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界定阿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中界定“革命”?在《阿Q正传》中,历史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给高一学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中,我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讲解课本知识,而是向学生阐述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三个问题一何为历史、为何学历史、如何学历史。虽然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这三个问题不会在他们的考试中出现,他们也因此对这三个问题感到迷惑不解,但是我想不光是学习历史,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我们都应当首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What?Why?How?正如课本都会有一个前言,对这三个问题的讲解也应当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序言”,以使学生在接触微观的历史课本知识之前对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下面我试着就这三个问题淡谈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