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1]对一道教材习题的解法进行了探究,并在文末给出了有关椭圆的几个结论,但没有给出结论的证明.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在本文中对这些结论加以了证明,并类比椭圆的结论得到了双曲线的相应结论.为书写方便,本文将得到的结论以定理的形式给出,见下文:  相似文献   

2.
对于结论不确定的问题常以适合某种性质的结论“是否存在”的形式出现,称之为结论开放型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先假设结论中相对应的某一方面或结论成立,进行演绎推理,若推出矛盾,即可否定先前的假设,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若推出合理的结果,说明假设正确,即结论成立.现就三角“是否存在型”问题选解几例.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Z3)
在研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时,给出了问题的条件,但未给出问题的结论,或问题的结论不确定,需要探索问题的结论;或给出了问题的结论,需要探索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这样的问题就叫做开放性问题.开  相似文献   

4.
给出问题的结论,让解题者分析、探索结论成立应具备的条件,而满足结论成立的条件又不唯一,这就要求解题者善于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向探索,多途寻因.  相似文献   

5.
柯涛 《考试周刊》2010,(1):190-191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如何写好结论部分、写好结论部分应注意的问题和举出具体的例子对结论和结语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和结语的比例,把论文的结论部分写好。  相似文献   

6.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历史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确结论的史实依据和理解结论的多元表达,引入其他观点,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质疑教材的结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由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求证或求解,得到所需要的结论即:条件→过程→结论,这是数学试题常用的模式,而开放型或半开放型试题与它不同,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求解、论证,得出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需要进行讨论、分析、探索。其中开放型试题一般又分为:结论不确定、结论不唯一和结论不给出这样三种。  相似文献   

8.
1结论存在型先假设结论存在,再结合已知条件和定义、定理、公理,进行推理论证、计算求解,若得到和题意相容的结论,则假设成立,结论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由课本习题出发,拓宽学生视野;方法:用类比的方法,从平面中的结论自然而然的推出空间中的结论;结果:结论给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篇土地卖契的地权之名与地权之实,主要是地权之实得出地权转移的语义结论,称之为单篇解读.把原始白契看作单篇,根据原始白契、乡政府鉴证草契、县政府颁发赤契和契税过户注销土地证所组成的契约系统得出地权转移的语义结论,称之为系统解读.系统解读的语义结论能反映地权转移的真实历史.因此,当单篇解读与系统解读的语义结论不一致时,应把系统解读的语义结论视为地权转移的历史结论.并非每个单篇解读的语义结论皆能反映地权转移的真实历史,因此把单篇解读的语义结论视为地权转移的历史结论,应采取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1.
开放型问题常见的形式有: 1.给出条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者结论不确定,需要解题者探索出结论并加以证明,这类问题称为探索结论型题. 2.给出结论,没有给出条件,需要解题者分析出应具备的条件,并加以证明.这类问题称为探索条件型题.  相似文献   

12.
结论一 九成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结论二 逾五成学校开设过心理讲座,但开设频率较低结论三 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不足六成,其中定期开课者不足四成结论四 逾七成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但近五成学生不知开放时间或不加利用结论五 不足五成的学校开展过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结论六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命题结论的来源,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是有益的。笔者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方法是: 1、提出问题即更改命题结论,变命题结论为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2、探索结论引导学生寻求命题在特殊条件下的结论; 3、猜想根据命题在特殊条件下的结论猜想命题的一般结论; 4、证明猜想。例1 如图1,AB是⊙O的直径,CD是弦,AE、BF垂直于C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道习题结论的分析,推出几个重要结论,挖掘结论的功用,使习题的功能充分地放大,从而开拓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15.
1 结论存在型 先假设结论存在,再结合已知条件和定义、定理、公理,进行推理论证、计算求解,若得到和题意相容的结论,则假设成立,结论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圆的两类性质,得到了3个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平移变换,将结论1、3分别推广为结论4、5,此后又利用伸缩变换,将结论4、5分别推广为结论6、7.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是解题的依据。它们都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要应用结论,必须首先注意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在教学中,如果只局限于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而不注意强调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往往导致似是而非的谬误结果。下面举出的这些常见到的错误,都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在解题研究时,发现关于三角形外心的一组向量结论.理解、记住此结论,对关于三角形外心的向量问题,可以使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思路清晰,从而快速解决问题.为了便于表述,我们把通过解题研究得到的结论称之为衍生结论.一、衍生结论结论如图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点O是ABC的外心,则  相似文献   

19.
汉语"比"字句是一种高下比较句式,意义在于比较出事物的某一方面在程度和数量上的差异。因此,结论项的语义特征是必须表量,或为数量,或为程度量。"比"字句的结论项可以分为形容词性结论项,动词性结论项和名词性结论项,本文分别考察了其度量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常见这样一类问题:在给定的已知条件下,让考生先证明一个结论;然后改变原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让考生探索原来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或者探索一个与原结论类似的结论是否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