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语文教师的亲和力是优秀语文教师具有的基本素养。拥有较强亲和力的语文教师,对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拓宽学生发展空间,增进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等方面非常有利。培养和提高语文教师的亲和力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要有一张善于表扬的嘴巴,要善于利用无言的教诲。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反复强调了“语文素养”。具体到语文教学,把语文素养确定为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既有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特征的智力素养,也有情感态度、兴趣感受、审美情趣、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相融合的非智力素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活动是智力素养与非智力素养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素养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活动中起着推动、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不竭之源和无尽动力。鉴于此,是否注重并努力开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素养,既是当前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更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三点式阅读     
语文教育的过程便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质,无疑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二是精神。因此,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语言“底子”和精神“底子”。  相似文献   

7.
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和基本习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营根固本、正心启智,学生方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郭洪芝  单寿波 《时代教育》2006,(12):128-12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把“语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首要的地位。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计娟 《教育艺术》2005,(6):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这一点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拓展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保持着一颗童心。换言之,要让他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继续保持一颗天真的、烂漫的、真实的心,才能真正地让他们生成学科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童诗,激发兴趣;贴近生活,解读童诗;迁移运用,创作童诗,实现认知与学生心理特征相对接,让学生的童心重新焕发,收获快乐,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和方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能力和方法。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普遍不浓,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广大语文教师。造成这种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少,缺乏阅读的必要组织和指导是分不开的。阅读的情感、态度、习惯、方法和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就如何改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种新提法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语文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眼,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卓宝琴 《考试周刊》2011,(71):51-51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语文素养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识、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它的养成特点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关键之处在于加强阅读教育,指导学生开启一扇扇文化的窗口,与睿智的大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卉娟 《山东教育》2013,(10):34-35
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聆听,教会学生品味,而绝非是简单的字、词、旬、段,听、说、读、写而已。学生若能从语言文字中听懂莺歌燕语的快乐,感悟沧海桑田的忧郁,那自然就达到了学语文的一种境界了。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课堂这个平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朗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语文教学进入了多媒体和网络时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与语文均属于文科的大教育体系。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语文教学,倡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广阔的社会天地和生活世界中学语文、用语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潜能,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