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创造生动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亲临实践,在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使课堂洋溢人文气息。下面,我就《羚羊木雕》一课,谈谈我对体验性学习的认识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2.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的参与。第二,重视直接经验。新课程强调体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体验性学习开辟了一片新的广阔天地。下面就谈谈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网络资源开展体验性学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实际,让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史,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情趣,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享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余义柏 《广西教育》2005,(6A):39-40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感悟,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与态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得到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相似文献   

6.
我上了《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研究土壤》一课后,对“做”科学又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土壤》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是综合运用前几课的知识和方法,且实践性很强的课。“做”科学不仅要学生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脑想,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它是探究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秦冬梅 《课外阅读》2011,(12):64-64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我们的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法国哲学家卢梭早在18世纪就提出了学生学习要主动体验的主张:“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儿童用自己的耳目接触自然界,自己动手做自己想要的东西。”从他的教育主张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参与”,我按照这一理念,通过让学生亲自尝一尝,复习了单词sugar,学习TN单词salt和pepper,这时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随后——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强调身体性参与,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一句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强调身体性参与.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一句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强调学生应“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把体验学习作为阅读教学的策略之一,是不错的选择,可称之为体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美术作文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改革作文教学势在必行,只有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近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把感受与体验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4.
杨玄典 《湖南教育》2005,(23):24-24
体验已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情感。强调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就是强调参与和实践,即自己去经历,用心灵去深刻感悟。可以通过虚拟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如学习《唐朝的经济繁荣》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要求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学生一“: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庄稼,生产…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上淡化了文体,提倡自由表达,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它非常注重个人体验和语文实践,概括地说,应是强调“新”和“真”。所谓“新”,即提倡创造性思维,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无拘无束,用充满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心,反对胡编乱造。《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也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才能产生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习作训练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其中的道与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个体的耳、目、手、口、脑都“动起来”。可现在教学课堂上的学生离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尽管老师们想方设法的启发、引导和指导.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还只是一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比较复杂的,它与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和学生自身原有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知识基础、性格、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仅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需要的环境因素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探索,去感受、理解课文。笔者在《狼和鹿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曾实践过这一教学理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这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断笔录如下:我首先让学生预习这篇课文,上课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课文时存在的问题。忽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还不明白,谁是破坏森林、造成生态失衡的罪魁祸首呢?”我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们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于是就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潜在的个性。《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提倡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和思维角度来备课,甚至几乎代替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一切处理过程,从而使语文课堂上难以闪现出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火花。要真正体现《新课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积极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善于质疑和自主释疑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