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利用1997年到2000年的全国县级数据对中国义务教育的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地区之间资源利用模式相近,但地区之间的生均支出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农村与城市之间、沿海省份与其它地区之间的支出差异非常明显。虽然非民族地区的支出水平高于民族地区,但差距相对较小。本研究计算的生均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指数一致反映,2000年小学和初中阶段生均支出不均衡程度非常高。塞尔系数分解发现,省内不平等占到总不平等指数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间,省间不平等占到总不平等指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城乡不平等占省内不平等的比重全国平均为三分之一。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因地区间差距过大在总不平等中不能凸显。比较1997年和2000年的计算结果发现,总不平等程度在这3年中有所增加但变化并不明显。但是,支出分布上端与下端的相对差距拉大了。本最后探讨了以上研究结果相应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均衡是一个系统概念,强调事物或系统各部分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匹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是教育整体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切和巩固"两基"成果的迫切需要要求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是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低水平、低均衡是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工作起点;相比"两基",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情况更复杂。各级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已基本达到了低水平的"机会均衡",正处于从初级的"资源均衡"到高级的"质量均衡"过渡,由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过渡,由底线的保障向底线提升的过渡均衡。资源均衡与优质均衡相统一,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特色发展相协调是西部地区资源均衡追逐优质教育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9至2007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县际差异总体上在不断扩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省内差异占60%左右。多数省份的省内差异在这一时期内呈现扩大趋势。GIS分析显示义务教育投入的空间格局一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陷结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殊的人口与自然地理环境推高了义务教育服务提供成本。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中部地区,1999-2006义务教育投入不存在收敛性。空间差异与收敛性分析为制定义务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水平塌陷"与"低水平均衡"现象;(2)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增长塌陷"并有可能长期陷入"低水平陷阱"。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加大中央对中部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中部地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是扭转中部地区"教育塌陷"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6.
依据1986-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异以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三大板块、各省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但总体上处于稳定上升趋势.户籍人口城镇化高水平的省份有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中等水平以下地区呈现一定程度集聚态势,主要分布在中部部分省份和西部大多数省份,低水平的省份呈现从西部向中部逐渐扩展的趋势.为了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化质量,重点在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就近(地)城镇化道路,推动区域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挤乡空"的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严重影响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人口流动、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优化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应在精准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二维的基础上,遵循"优质均衡"的基本原则,以"规...  相似文献   

8.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地方政策调整的影响。四川省为推进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于2019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取得丰硕改革成果的同时对乡村义务教育布局规划和资源配置格局也产生了影响。乡村地区义务教育应正视行政区划调整后,部分区域学校撤并导致辍学率提高、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从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教育资源的扩充和共享、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三方面推动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是衡量一个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广州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区(县)内学校办学条件在"量"上已基本均衡,但质量上依然存在差距;区域间各学校办学资源在硬件和师资上都存在差距;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艰难,办学条件上学校呈梯度排列的现状没有改变。提出促进均衡的策略包括:加强市统筹;完善指标体系;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从分析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入手,说明学术界对于教育的产品属性一直存在争议,而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强制性特征的义务教育应被视为公共产品,最后对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是因为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由法律所保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免费的。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基本的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供给方式和资金来源。虽然从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出发,义务教育并不完全符合公共产品的特征,但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逐步演变为国家所必须提供的一项公益事业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福利,这也是为什么义务教育应当免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精英主义的教育观念。引领薄弱学校低谷隆起,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健全校长教师流动制度,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其间,政府的积极作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基本的教育法律制度;义务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对其界定不应当是随意的;义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发展达到高水平均衡,一是加强立法,确立农村教育投入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完善、规范并落实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规范管理,重新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最低控制标准和农村教育政绩考评标准,建立同级监督和上级督查的有效机制;三是抓质量,以教育质量评价体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何以实现了均衡发展,其答案至今仍有讨论的余地。195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法》在半个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相配合,为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机制,甚至实现了国家对落后地区更多的教育投入。与此同时,日本通过降低生师比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标准法》在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边缘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凸显。高额赞助费、借读费 ,迫使他们在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 ,以自发形成的边缘化方式接受教育。他们与城市学生在教育权利上是不平等的。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成因作以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的融合产品属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融合产品集私人产品要素和公共产品要素于一体。义务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融合产品,就制度而言.它具有公共产品要素,而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而言,又具有私人产品要素。由政府承担“最低限度”的投入,属于义务教育制度安排,这将从源头上保证义务教育起码的平等,较充分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超出“最低限度”的部分,可以看做私人产品,由家庭承担,这部分便可以用货币为选票方式,按市场机制运作,这是家庭本应承担责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农村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助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要把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一,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第二,要实行均衡管理;第三,要制定均衡标准;第四,以开展城镇优质学校帮扶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样为契机,推进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第五,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第六,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第七,充分认识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2006年12月20日,广西教育学会与本刊在南宁市举办了"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研讨会",共有38个本刊理事单位代表与会.会上代表争相发言,有理论上的阐析,有具体措施的介绍,也有对前景的展望,从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精神.本刊特刊发部分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