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闻 《中国教师》2004,(8):55-56
一、童年消失根据传播学者的研究,在电视发明之前,儿童的社会角色和认同的发展要受限于他们所在的场所,通常是师长们所认定的适宜场所。而现代电子媒体则使他们有机会“虚拟”式地介入成人生活,使儿童可以轻易地窥知成人世界的秘密,最终促成了成人与儿童的模糊化,或“童年的消逝”。过去,童年期被视为是一种“修行”期,是要通过对大人秘密的维护,给儿童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成长环境。人们相信对一个尚未发展成熟的心灵而言,太早让他们知道太多成人世界的暴力和“败德丧行”乃是极危险而不健康的。一直要到儿童的“羞耻心”已转化成为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2.
在童话世界里,成人形象以其特殊的角色含义,架设儿童与成人童年生命形态互通的桥梁,通过童话成人形象身份演变的历史梳理,可以透视童话的艺术发展脉络和现代价值取向。现代童话所塑造的许多富有童年守望意识的成人形象,传达出作家对当代儿童的现实关怀以及对美好童年的真诚捍卫。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0,(1):54-54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  相似文献   

4.
童年的秘密     
<正>任何影响儿童成长的事与物,皆会影响人性历久弥新的儿童心理学经典作品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著名学者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与推广者霍力岩专业导读《童年的秘密》初版发行迄今已近80年,在今天的中国,探究"童年的秘密"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态度依然普遍存在。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发现和解放儿  相似文献   

5.
游韵  谭斌 《教育学报》2009,5(1):25-32
儿童作为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寄托着成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以"小红花"为标志的对其天性的规训.这一悖论通过文学艺术中"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得以显现.论文从描述影视文本中"另类儿童"的教育经历入手,反思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制度化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规训,揭示教育在"天性与规训"之间的矛盾.论文受现象学教育学的启发,提出要尊重"儿童的秘密",在敬畏、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其一种"恰当的教育关心",将儿童基于天性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中.  相似文献   

6.
<正>普斯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不成其为儿童时代。秘密是显露与隐藏的游戏。因此只要教师用心去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即使是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能被我们准确感知。一、准确解析儿童的秘密这些很平常的,我们所熟悉的小秘密里又隐藏着什么呢?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1.秘密:儿童自我认同的起源从爸爸离开我们的那天起,我的童年生活就结束了。现在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动  相似文献   

7.
现代童年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反映了启蒙运动以来对待儿童及其生活的现代思维方式。现代童年概念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和对立;建立了童年的线性发展模式;产生了"标准化"的童年样态。现代童年概念源于二分法的现代思维逻辑,受生物学导向的童年研究视角限制,并随着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发展及现代家庭生活的变化得到巩固。现代童年概念以儿童生理发展的不成熟预测了儿童社会能力的不足,将儿童的生活划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使得儿童的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定义童年的权力被成人操控,童年的多样形态被忽略,儿童的声音被埋没。  相似文献   

8.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是蒙氏对儿童之谜的探索和解答,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则与环境,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  相似文献   

9.
成人拥有自己的童年经验,但这经验并不能直接促成成人对儿童此在经验的理解,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到儿童此在的童年体验当中,同时要认识到不可能从生命建构上反客为主,成为儿童童年的所有者这一现实。在这一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成人的童年与儿童的童年存在着不同的对话方式——零对话、成人主导的对话、相互理解的对话,而不同的对话方式带来的教育生态和成长结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儿童时代和秘密紧密相连,秘密是童年的标志,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不尊重儿童的秘密,肆意侵犯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思考秘密的教育意义,应为每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事实上,秘密不仅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理解儿童的秘密也能帮助成人更好地发现自己。儿童以及儿童秘密的存在,会唤醒成人对外在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发现世界对自我和儿童共同的价值与意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秘密花园,弗朗西斯·伯内特笔下的《秘密花园》讲述了失去父母的小女孩玛丽闯入久已禁闭且荒芜的秘密花园后,和花园一起经历复活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最近有许多研究都显示,电视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都戕害儿童身心。一、童年消失现代电子媒体使孩子们有机会“虚拟”式地介入成人生活,使儿童可以轻易地窥知成人世界的秘密,最终促成了成人与儿童的模糊化,或“童年的消逝”。在发达的电子媒体下成长的青少年,又受到网络游戏的干扰,他们逐渐丧失了培养自制力、是非心的阶段,在面对成年人世界的种种烦恼、挫折和困惑后,他们不再保持纯真。二、扼杀创造有关脑部功能的研究显示,一天看两个小时以上的电视会对小孩的脑部造成直接的伤害。看电视会刺激脑神经网的发育,使儿童具攻击性、忍耐力差或…  相似文献   

13.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研究指出,秘密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儿童好奇的需要,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满足儿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满足儿童试图保护自己的需要。成人在与儿童相处时应允许秘密的存在,保护儿童的秘密;给予儿童更为宽松的空间,减少儿童的秘密;关注儿童的需要,洞察儿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保卫童年     
在日渐理智化的背景之中,保卫童年,免于童年被理智世界的过度侵蚀,无疑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义。所谓教育世界中的儿童本位、儿童立场,其实并不是一种成人世界的谦辞,不是一种成人世界之于儿童世界的优越感的转让,  相似文献   

17.
蒙台梭利在其<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揭示了一系列为幼儿所独有的心理现象.现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婴幼儿时期的确是儿童独异心理形成、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挪威学者布约克沃尔德对艺术本能在儿童艺术能力乃至整体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发现缪斯式学习是人类童年早期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儿童文化是人类童年早期最适宜的发展背景;从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中,布约克沃尔德发现由于儿童发展背景转变导致的学习窒息,并由此揭示儿童入学后艺术本能被压抑的现实,进而通过教育实验和系统思考寻求激发儿童艺术本能的可能路径。布约克沃尔德有关艺术本能和儿童教育的深刻见解,对于我们怎样看待本能与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童年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国际上发展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目前童年哲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是一个有核心主题,但边界较为模糊,有着很大开放性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从哲学的视域对于童年理论作出了批判性反思与创造性阐释,如对童年缺陷论、社会-文化的童年理论等进行反思,从时间的本体论与"生成儿童"等思想来重塑童年观,主张发现儿童身上所隐藏的诸多能力,探究童年的内在与外在价值,并重构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等.这些研究对于当前教育学领域潜藏的童年理论有着较大的挑战,有助于教育领域对童年本质与价值的理解、对教育目的的定位、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秘密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体验,也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普斯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秘密是童年的标志.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对待儿童秘密的态度,父母应该是欣然接受它,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对儿童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教育,了解他们又不破坏他们的安全感和平衡感.帮助其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