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支小平  黄敏若 《考试周刊》2012,(32):153-154
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各个角落,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子女随父母进城学习和生活,这些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什么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本文将从社会、家庭、教育部门三方面调研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近1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子女和进城经商家庭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未来的繁荣、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在城市中小学,一些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的认识落后甚至错误,已经影响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已经成为城市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近1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子女和进城经商家庭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未来的繁荣、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在城市中小学,一些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的认识落后甚至错误,已经影响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已经成为城市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针对城市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而采取的学校教育干预措施,其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城市中小学教师对城市教育抱有狭隘认识,缺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怀有偏见和"放任"思想,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家庭等方面情况,研究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学习和心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并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居民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同时,要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的收入,使得他们有能力在教育方面多关爱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认知进行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对家乡习俗和父母生活方式的认知、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对城市人口的态度、对就读学校的评价和自我社会地位认知等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感受到自己的边缘地位,受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对城市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要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弱势的教育地位入手,引导流动儿童消除对城市、对社会的消极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流动人口在深圳经商或务工,他们在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把子女带到身边读书。流动人口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语言、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笔者长期在深圳的城乡结合部担任老师,作为班主任,经常会碰到这些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对这一课题做了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随迁子女,一个"特殊"的城市生活群体,身在城市,心在乡村。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随父辈被动迁徙到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独特的受教育群体。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境遇,牵动着城市的心脏。虽然流入地城市努力张开怀抱接纳这些孩子,但与逐年增长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以流入地为主,多举措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让他们早日全面享受同城待遇,成为地方两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就导致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多,也使得他们的教育成了一个难题。流动人口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本地学生而言,流动学生在求学中面临的难题更多。作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班主任,如何关爱这些流动学生,让流动学生真正融入城市学校、城市学生之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三者之间良好的协调和衔接,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而近些年,在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我校流动人口的子女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我班流动人口子女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孩子的家长从农村涌入城市,为了生活整日奔波,早出晚归,很难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陈文颖 《考试周刊》2015,(22):179-180
随着人们婚姻观、家庭观发生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家庭破裂、抚养方式改变、人际关系变化及家庭教育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而聋校中的单亲子女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但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这些孩子都能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城市中涌现的农民打工大军浩浩荡荡,他们在创造着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难题,特别是如何安置自己的子女。于是,“留守孩”这个特殊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留守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自己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199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普查,在230万流动人口中有16.2万人在15岁以下。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19个流动家庭中共有903个学龄儿童,其中,65%的学龄儿童仍然被他们的父母留在家乡。流动父母迁移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怎样选择?是把孩子带到城市还是留在家乡?“留守孩”的教育、健康、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如何?父母位置缺失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身体健康、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发展状况如何?有关单位和部门是否采取或采取了哪些措施对留守孩加以特殊的保护和照顾?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走访了几位城市里的农民工,电话采访了他们留守在家乡的孩子。同时,也向有关专家咨询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其子女教育问题逐步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员的子女,学习成绩普遍低下,各种特长相对偏少,自身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各种行为大多不尽如人意。他们与生俱来就比他人差吗?不是,主要原因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帮助他们,使他们和众多孩子一样自由成长呢?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85%,这是一个急需关爱的群体。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孩子,使孩子出现一系列学习障碍: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得法,效率低下等。根据省教育厅《让弱势群体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精神,我们必须为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做一些事。为此,本文就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习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产生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目前全国有几百万学龄儿童在形形色色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里生活,其在义务教育上是被边缘化的,他们极有可能是城市未来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应该比其他学校更加重视德育的作用,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德育,引导他们走向自由和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猫爸观点     
闫隆斌 《教育》2011,(5):26-26
“猫爸”是指针对自己子女采用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父亲的统称。他们宽容、善于和子女沟通,采用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新生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每个城市和每个教育者面临的新问题,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我们在不断探索对这个群体教育的方法,教育应主动适应他们的特殊性,从制定评价标准到如何实现目标再到教育方法的探究等环节,都倾注我们对这个群体特殊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有的人已在城市买房成了真正的无锡人,但更多的人依然生活困顿。大多数农民工为了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接受好的教育,把子女带到身边就近入学。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来到新的学校,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变化及语言的差异造成心理压力,加之家长学历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种种原因造成农民工子女独立好强又孤僻自卑的性格,他们没有机会像城里孩子那  相似文献   

19.
猫爸观点     
闫隆斌 《教育》2011,(13):26
"猫爸"是指针对自己子女采用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父亲的统称。他们宽容、善于和子女沟通,采用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变命运。统计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其中多为农民工,他们的学龄子女高达700万人。外来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理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