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线的综合实践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可以在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渗透德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德育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雯 《福建教育》2023,(9):21-26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不是学科外加的要求,而是教学的必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富含实践育人的优势。从生活德育论、实践哲学观和整体论的角度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内嵌德育诉求的理据。课程的实施从主题内容、过程组织到学习形态,都涵盖了学科德育实施的三种主要形态。探索以确定高站位的主题目标、关注有价值的实践体验、设计整合式综合活动为抓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具备特有的人文价值,这为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也为渗透德育提供了体验的载体。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挖掘其德育内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品德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4.
郑有财 《教师》2014,(10):12-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特点,这为小学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德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面,德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也将反过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发展。因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姚建安 《新教师》2020,(2):14-15
养正中心小学长期以来积极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念,尝试将"养正德育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整合,构建了一系列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文化的策略,让两者共融合共促进,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并驾齐驱,创建了德育教育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学校德育课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德育实践活动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习领域。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个性与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这与我们德育的出发点、归宿点不谋而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蕴涵深刻的品德资源,它给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特点,它的设置为中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对学生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教学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德育合理整合,无疑为生活德育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既能解决"生活德育"教育遇到的问题,又能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自逸 《吉林教育》2008,(17):43-4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设置为主。新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德育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教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强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开宗明义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当前中小学德育因为缺乏德育实践导致知行脱离、内容单薄、照搬教材、空洞说教等种种弊端。作者提出,应当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德育行为能力为重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莉 《现代教育科学》2010,(3):87-87,126
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的实践,基于学生的直接经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弥补了当今德育的空洞说教、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等弊端,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教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德育,准备阶段指导确定主题,挖掘德育内涵;实施阶段把握德育时机,升华德育思想;总结阶段鼓励学生实践,落实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特殊教育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和德育课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利用校本课程对残疾学生实施德育所具有的优势,阐述了德育校本课程文本内容和形式体例,并强调应以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德育体验,德育评价更需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唐千 《甘肃教育》2023,(4):30-33
县域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品格养成、价值观培养、关键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树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县域高中思政课程建设。采取挖掘学科课程德育元素、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策划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密切家校联系等途径方式,有助于提升德育主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升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效果。文章结合实践就县域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实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德育的重要环节,针对道德教育在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实践性的德育活动教育成为必然选择。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落实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更应将其内化为学生的固有品质,同时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学校应有完整的德育体系予以支持,"先破后立",在积极的德育目标指引下,创建良好的学校道德生活,丰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密切与实际相联系,实现德育课程生活化与实践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林盛云 《广西教育》2014,(41):63-64
正实践性德育是以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学生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生根、发芽,并通过道德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性德育活动,谈谈实施实践性德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一、现场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场教育是指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有形教育,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开展现场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教育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不拘一格,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兴课程的出现,无疑为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一个特殊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德育这一传统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兴课程相整合: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落实德育,在德育的情感召唤下推进综合活动的实施进程。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工作的脉脉相通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实施领域、自身价值和目标取向等特质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对于提高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光 《天津教育》2011,(2):36-37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们探索学科德育、构建课程结构、建立运行机制、建设课程环境、优化课程模式、发展课程文化,使德育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日趋完善,"让德育走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收到良好实效,学生在德育课程的自主参与中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艳芬 《文教资料》2011,(32):227-229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把德育实践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现代德育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对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利用合理的构建策略,总体构建实践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