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在数学课堂上教与学的问题,可将教师的“教”转换成学生的“学”.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问”.可使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智慧的火花,是学生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让学生问出精彩呢?  相似文献   

2.
有疑而问,由问导思,由思出新。敢想、会思、善问是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形成创新能力的核心。而思考的实质即是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时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学生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也没有,坐在教室里受“驱使”、“奴役”,谁还乐学?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挑战教师和书本这些所谓的权威。学生发问时,教师要乐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发现发问中的智慧火花,给予表扬与肯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价值(也是学生自身价值的显现),进一步激励…  相似文献   

3.
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是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前者是动机教育,是向科学高峰登攀的能源;后者是方法教育,是通向科学知识高峰的阶梯。学生“会学”主要是会思考懂方法。教学生“会学”,要重视激发兴趣。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精读、深思、实践中发现问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认识过程,是对信息进行接受、加工、处理、储存、发送和反馈的过程.然而.学生学习的这种独立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的主导”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辩证的统一.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变教为诱”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诱达思,促使学生在学中思,以思促学.学、思结合.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提问.为各科教师所广泛使用,几乎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曾使用过课堂提问,即使是“一讲到底”也间有各种提问,只是在问什么.怎么问.怎样处理提问中出现的各个问题等方面有所不同.并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因此,研究课堂提问亦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要做到三点: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相信学生有提问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别怕影响考试成绩;给学生提问的自由,别担心驾驭不了课堂。帮助学生从“不会问”到“会问”,教师要从三方面入手:提出预习建议,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分享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适时、恰当、得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培养创新精神 ,应始于问题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谈谈笔者的做法与体会。一、创设教学环境 ,激发问题意识1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大胆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 ,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很关心 ,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多条件 ,提出了很高要求 ,而对“问”则很少要求 ,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 ,会学不会问、不敢问。这主要是由教学中以教…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语文课上,不要老是教师问学生,作为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提问。先谈要问谁。当然学生要问老师,但无论什么问题都问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老师而不动脑筋找现成答案的坏习惯。因此,教师不能一一作答,要指导学生善于自己设疑,自己思考,自己翻书,自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解疑。再说何处问。小学生学提问也有个过程,开始多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处于求知过程中的学生能否大胆质疑,会不会问,是检验是否具有创造标准之一,教师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即培养创新精神。“问“的能力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眼于学生“会学“放开手脚,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大胆怀疑,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受到限制小了,在宽广的思维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 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同时又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 生主动思考,而这也正是自主学习的开始。学生的学习本质上 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的开启一定是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往往成为能否正确引导学生思 维的关键所在,而教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技巧在整个过程 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但何来“有疑”?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想问。但想问仅仅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前提,将学生的“想问”及时纳人“会问”的轨道才是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在这个问题上,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时采取了“示范问”和“梳理问”的做法。对思维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是学生由“想问”到“会问”的引燃点和催化剂,及时有效的思维梳理则是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研究探索.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习中要带着问题思考.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问促学,变讲为导,教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研究探索。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习中要带着问题思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问促学,变讲为导,教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阅、归、讲、问、练”五环节教学法是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就是由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应学习的知识全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归”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进行浓缩。即掌握知识的重点。“讲”即由教师进行精讲。就是在学生系统归纳知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到底由谁来提?这是我们培养人的原则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最大的缺陷就是让学生学“答”而非学“问”,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自是教育的悲哀,而由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佳境.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能准确的做出回答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仅仅着眼于“提问”,学生的任务也只是“回答”的过程。其实,课堂提问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也是通过课堂提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课堂提问追求的不仅是“巧问”,更追求的是所提出一系列问题是否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7.
广大教师历来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结合专家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须让学生学“问”、会“问”,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无须在此费口舌。而如何让学生学“问”、会“问”,则想借此一隅多说几句。一、学生不学“问”、不会“问”。这不是学生的错。学生不学“问”、不会“问”的主要成因是学生难有机会“问”、不敢随意“问”。长期没机会“问”、不敢“问”势必造成学生不想“问”、不会“问”的结果。让学生想“问”又敢“问”,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中的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前贤们对提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如何让教师“会问”。但是我认为,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学法指导的第一要义。一、让学生“会问”的关键: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能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传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先来看一看美术课堂里的语言常出现的一些问题。1、提问带有盲目性。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首先示范或欣赏范画后提问最多的话就是:“这幅作品好看吗?”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好看”。教师紧接着问:“喜不喜欢?”学生答“喜欢”。教师又问:“想不想学?”学生的回答不说大家也就全明白了,“想学”。这样的对答表面上很热闹,却带有明显的暗示性,问题也过于简单。2、语言的模式化。多年来,“第一步先干什么……第二步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示范语言成了模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