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频考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考点可分两类,一是"言"的考点,即考查古汉语的言语知识,一是"文"的考点,即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 "言"的考点有: 文言实词的解释,题目一般是"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文言虚词的理解,题目一般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 文言现象的把握.文言现象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考点一般与实词、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文言句式的辨析.文言句式包括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题目一般是"下列四个选项中与某句的文言句式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  相似文献   

2.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文言语法教学难点之一。如果教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为学生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解这一内容,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基本词性,即先看它是不是多音多义词,通假字,词的兼类等,不是,则看它在一般情况下是否属于名词,只  相似文献   

4.
刘佳俊 《湖南教育》2001,(14):55-55
所谓“抓点”,就是抓课文词句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等。为什么要重视抓点呢?因为这些知识点是构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素。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就不能顺利阅读课文以外的文言文,就没有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如果抓住了这些知识点,也就掌握了开启文言文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文言文的复习,应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整理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用文言虚词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知识,并通过练,提高翻释文言文的能力。 1.通假字。初中文言文中共有通假字60多个。通假字的特点是同音替代,音近通假。有的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例如:坐通座,“先自是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止通只,“止有剩骨”(仅仅);直通值,“系向牛头充炭直”。有的是两个形声字的声旁相同而通假,如帖通贴,唱  相似文献   

6.
衣达 《语文天地》2012,(5):31-32
文言文教学有两大内容:一是"言",即古代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二是"文",即指文本艺术特色、写作技法和作者的胸襟抱负、理想志趣。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中常遇到用表示乙种意义的音同或音近字(假借字)来表示甲种意义的另一个字(本字),这种语言现象叫做通假。阅读古文时,如果不理解通假现象就会望文生义,闹出笑话;了解和掌握通假现象的用法规律,有助于我们学习课文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初中课文基本篇目中的所有文言通假现象从形体上加以归类(以课下注释和课后作业为标准),帮助大家学习,特别是复习文言词语,避免死记硬背通假字的本义。一“以简代繁”:本字是形声字,假借字就是该形声字的声旁字。如:才美不外见。(《马说》)“见”(假借字)通“现”(本字)…  相似文献   

8.
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到了高中阶段,要涉及通假字这一内容。教师要通过讲解文言课文和讲授文言基础知识,向学生讲明文言文中使用通假字的现象及其一般道理,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文言文常见的通假字,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多年以来,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反映,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用字上,哪些情况应当属于文字通假,哪些情况不属于文字通假,从来是搞不明确的。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搞不明确,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使教师对这个问题不能明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以往所掌握的有关文字通假的  相似文献   

9.
董自友 《新高考》2008,(1):16-17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文言实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复合词语等诸多内容。要想个个击破,不妨参考以下指导意见。一、立足积累检验,把握一词多义所谓"积累",也就是目标直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这是必须要做的,因为这120个文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读:正音读、辨词义。识字、正音、不读破句,是阅读文言文的最起码要求。文言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和第一次接触的生字是学生较容易读错的,教师应通过学生课堂个别朗读,及时纠正他们的这些错误。学习文言文还必须十分重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的积累和整理,文言实词积累中又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重点,教师应将课文中出现的多义词板书出来,由学生分析讨论,以弄清他们的不同含义。第二读:辨词采,探主旨。在扫清全文字词句障碍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咀嚼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色,领会文章主旨。然后…  相似文献   

11.
从王氏四种看先秦文献语言的音转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的、地域的以及文字使用上的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语音流转的客观现象,概而言之,可统称为“音转”。音转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源上的“通”,即同源词的孳乳和方言的差异;二是用字上的“借”,即通假字的使用;三是形体上的“变”,即联绵词一词多形。所谓音转规律,就是指词与词之间、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以及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的联绵词之间产生的语音流转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应将文言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很多初中学生都觉得文言文难学,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倒装句等文言常识及用法,都是学生学习起来的"拦路虎"。所以,要提高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及运用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借用"宋代禅宗大师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谈谈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所谓的"山水"就是指学生在高考文言文复习初始阶段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以及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文言翻译等。学生在完成课本文言知识的整合的基础上,对知识形成了有效的知识迁移,而且必须是正迁移,这样才能做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5.
漫谈通假字     
丛利红 《考试周刊》2011,(69):23-23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通假字是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就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是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文言文里还有两种文字现象:假借字和古今字。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和命题方向。一、考查重点和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语文考纲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把握文意,进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也是阅读的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试时切忌望文生义,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推断文言实词如何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推断,考生解题时将会得心应手。一、语法推断句意顺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文言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理顺句意,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18.
<正>【课前准备】1.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或自己查阅相关书籍,了解荀子的有关情况,尤其是荀子的主张。2.在已经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尽量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弄懂文章的观点。【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按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里教文言文,旨在要求高中毕业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大纲提“浅易”文言文的难易不以历史时期来判断。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就必须介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及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在此,仅就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这里所说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词的活用,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常见通假字(以上知识点见高中语文课本的“说明”第三部分)。这些知识点,按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是分散…  相似文献   

20.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