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排除非法证据、提高诉讼效率、规范侦查取证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多地司法机关都有关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尝试,并出台了有关规定,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在试行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从总体上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机制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结合新刑诉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机制加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许伟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38-40,47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施行,改变了长期以来职务犯罪侦查机关办案人员一般不出庭作证的局面。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确有其必要性,但是要求每一起案件的侦查人员都出庭作证在我国当前国情下是既无可能也无必要,适用时有其限制条件。由于我国目前在法律层面上未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一制度在贯彻执行中将会面临一些问题,需从转变观念、获取证据、外部协作、保障措施以及培训力度等多个路径应对。  相似文献   

3.
康宁 《河南电大》2012,(4):15-17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里的查证属实包括当庭出示证据、控辩双方的质证和法庭认证。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而是提交书面材料的反而是庭审的常态,这一现象表明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对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现状进行说明.从程序、实体和社会三个方面阐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价值,并对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立法保护亲密的配偶关系,和追诉犯罪一样,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一些国家和地区注重保护实质性的配偶关系、落实保护机制、有取舍地予以保护。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全面地保护配偶关系;配偶可能从对方犯罪的潜在证人转变为包庇、窝藏罪的被追诉人,从而难以发挥对配偶关系的刑事诉讼立法保护;此外,配偶的拒绝出庭作证特权有被架空的倾向。不妨将配偶的拒绝出庭作证特权改为配偶拒绝当面作证特权,在此基础上扩大有权拒绝当面作证的主体范围;并且赋予配偶免于强制搜查权。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侦查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以违法的方式取得证据材料。其文章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现状,探讨了国外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但在实务中由于缺乏详尽的配套制度及专业培训指导,导致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侦查人员必须从观念转变、规范行使侦查权、接受专业培训等方面做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提高作证能力,适应刑事诉讼法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此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就是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得到确立.毫无疑问,此项制度的确立对于加强控方证据的证明能力,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维护司法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比如:侦查人员出庭肯定是不会承认其有刑讯逼供的现象,而被告人如果就是咬定此侦查人员有刑讯逼供,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如何处置?该文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目前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策略提出建议,望其早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5,(4):96-103
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证据合法性问题往往被真实性问题所遮蔽和替代。这不符合定罪量刑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共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界定不清晰以及对"合法性"的界定不明确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要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应该赋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单一目的,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能力降低口供的证明作用或者线索作用,将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统一在证据证明的标准内。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是诉讼活动中是最重要、最普遍运用的一种证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三大诉讼法对证人作证问题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结果,最终影响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当前证人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状,就证人作证问题作了些探究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立的《证人作证规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证据之一,它对于案件的查明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刑事证据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早已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或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使这种最常用的证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我们应尽快地完善有关法律,建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从而尽可能地让证人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立法实践证明,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有其存在的土壤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污点证人豁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为社会所接受,但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对污点证人应有准确的认定,对其罪行豁免应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模式和程序,同时需要健全污点证人保护、惩罚等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询问证人规则是证据采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两大法系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评析其价值,汲取其精华,并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试图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规则.  相似文献   

14.
Michael Fullan in 1991 made the comment that little was known about how students viewed educational change, as no one had thought to ask them. There is a small but growing literature seeking the views of students on a range of issues associated with schooling.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op–down educational change, involving school amalgamations, closures and creation of middle schools. The policy process was purportedly to involve consultation with students. The study interviewe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enactment and their views about the changes. Several meta level themes emerged from the students’ ‘voices,’ includ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disempowerment, and competing social justice and economic discourses. The findings foreground the often messy and contradictory tensions evident in policy processes. The study found that despite the policy intent to include students, they continued to be the ‘objects’ of policy initiatives, submerged in what Freire labelled a ‘culture of silence.’ It was the macro level policy elite who exerted the most influence, using their power, privilege and status to propagate particular versions of schooling.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tudents are deeply impacted by educational change and they want to participate in restructuring agendas. Therefore policy makers at all levels need to make spaces for the active engagement of students in policy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择了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证人概念进行比较这一切入点,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对抗制诉讼模式下证人的程序角色,既探讨了证人作为法庭信息来源的传统角色,又论说了证人在对抗制下成为控辩双方进行争斗的有力工具的这样一种特殊角色.其价值在于,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美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所采用的交叉询问的质证方式,恰恰是证人所扮演的程序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刑事程序的质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诉讼制度中规范性不够,并论述了应从诉讼制度的规范性入手,提出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证人拒绝作证权是世界许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的封建法制中也有所体现。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立法规定证人负有作证的强制义务,仅部分亲属有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权利,至今尚未确立系统的证人拒绝作证权制度。证人拒绝作证权的存在,是刑事诉讼法律价值多元化和社会利益权衡的结果,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因此我国刑事诉讼应当在借鉴古今中外法律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享有证人拒绝作证权的主体范围,以及拒绝作证权的行使和限制等方面作出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涉黑案件数量大量增加.涉黑案件中证人是否积极作证是影响案件进程和办案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涉黑案件所具有的隐蔽性高、暴力性大和组织性强等区别于一般犯罪的特点,涉黑案件证人所面临的危险相较于一般证人会更大,因此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应有所差异.具体而言,结合我国当前立法司法实践,从涉黑案件证人保护类型应当予以区分,在加强对涉黑案件证人事前预防保护,注重涉黑案件证人人格保护,扩大涉黑案件证人保护范围,构建污点证人的特别保护机制,规范涉黑案件证人保护程序,防范公权力的内部侵害,形成完善的涉黑案件证人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制约司法改革的"瓶颈"。只有深刻剖析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原因,积极探寻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的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证人证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证人证言的真伪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加以判断。交叉询问式的询问模式为英美法系国家所使用。在英美民事诉讼中,只有当事人或其律师才能询问证人,法官一般不主动询问证人。在大陆法系国家,证人作证是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种义务,询问证人是法官的职责。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和当事人都能够询问证人,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对询问证人的相关制度的规定。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询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