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晖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1):52-61,187-188
《普罗塔戈拉》记叙了年轻的苏格拉底初始登上公共教育舞台,通过挑战普罗塔戈拉从而宣称一种新的教育方案的故事。澄清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教育之争,可以进一步探究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背景与发端。普罗塔戈拉对德性教育进行世俗化的改造,他用"技艺知识"取代了内在的德性,用修辞术和法律取代了统治的智慧和正义。苏格拉底试图重建人们对内在德性的追求,他的教育建立在"整全知识"和"美德即知识"的假设上,他一方面为公民塑造了有利于"节制"的"知识神话",另一方面鼓励智慧者"勇敢"地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是通过"整全知识"统合"节制"与"勇敢"的教育,他提醒人是追求美好的动物,但人必须节制而勇敢地忍受着追求美好过程中注定的艰难与失败。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的这条规律,要从哲学史上来探讨它的发展线索,的确比其它两条规律困难一些,但是,又不能认为毫无线索可寻。马克思就曾经说过,黑格尔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个公式,“用希腊语来说,这就是:正题、反题、合题。”①可见它是有历史渊源的。黑格尔在论述康德的范畴学说时,也透露了这种历史发展的联系,黑格尔认为康德把每一类范畴都组织为三一体,这是来源于希腊,他说:这种三一出方式,是“毕泰戈拉派,新柏拉图派和基督教的古老的形式,在这里又出现。”②我们知道,黑格尔的逻辑学说,就是直接导源于康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古今中外哲人、思想家所一直追求的理想价值观念。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的哲学思维也往往带有对抗性,擅长运用“斗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应该是社会关系的主流,“和谐哲学”理应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统一性原理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4.
戈拉医生是个内科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他的医术很高,对病人非常热情。曾经有一个病人,得了很难治的怪毛病,别的医院都说治不好了,戈拉医生却接了过来,经过仔细诊断,对症下药,结果奇迹般地治好了。那个病人是个作家,他写了表扬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戈拉医生出了名,诊所的生意更加红火。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启示有:重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观念;树立生态伦理学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矛盾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防范社会风险、解决我国社会现实中业已存在的不和谐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丛然要求;要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良性发展;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真心服务群众;关键是要注意创新一种人际关系和谐的长效机制,处理人民群众内部利益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7.
斗争哲学不是只讲斗争,不讲统一;和谐哲学也不是只讲统一,不讲斗争。关键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强调斗争是要达到旧统一体的破裂,实现事物的转化;而和谐哲学虽然也讲斗争,但斗争是为了保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斗争哲学是强调质变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而和谐哲学是适应量变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它强调质的稳定性。1964年爆发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对立,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在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是一种服务型、人性化和自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谐管理的哲学语境是从斗争哲学向“和”哲学的转换,“和谐人”假设是和谐管理的人性论基础。和谐管理有利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和谐,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和谐管理,就要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老庄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西方经济学的某些不足后,结合老庄哲学的思维体系,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理:生克原理、整体原理、多元循环原理。其主要特点是整体、平衡与和谐。最高境界是天人和谐原理,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辩证的宇宙观是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社会单体意在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与之相对应。构建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与主导。它应该是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它与和谐社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哲学视域下。和谐文化构建的关键点是通过创新先进文化。更新人们思维深处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2.
哲学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的发展。然而现实中哲学并没有真正显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反思、感悟哲学的当代意义和使命,走出哲学理解、教育、宣传上的误区,改革哲学教学,突显真正的哲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是一个追求统一性的思想家,他注重现象背后的本质。理解《戈拉》也应透过题材和事象,探寻蕴含其中的意义。结合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从整体上把握泰戈尔文学创作的内涵,更能接近泰戈尔创作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和谐哲学”。“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一种互助、合作、团结、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以“和谐哲学”为指导,把和谐作为一种根本和长远的价值目标,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雅典时期最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第二次到雅典施教时,遇到苏格拉底用雅典民主的公民德性难题向他发难。普罗塔戈拉就教育问题即时发表了一段论说,对苏格拉底的发难给出了漂亮的回答。他巧妙地驳倒了雅典民主的自以为是,并论证说,即便是民主城邦的公民,其政治德性也来自惩戒性教育。普罗塔戈拉用惩罚来界定政治教育的本质,暗含的意思是,公民的政治德性其实来自城邦的立法。公民在德性上的资质参差不齐,如果要让公民们在德性上向"好"品德看齐,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立法"。通过解读普罗塔戈拉的这段论说,两千多年前的普罗塔戈拉对教育的看法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交往和对话是实现人与人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西方诠释学尤其是后期如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把哲学让释学落实在人类共同体的交往、对话、相互理解中,力求通过语言来寻求一种对话共同体的实现,但西方设释学包括如达默尔后期实践哲学的交往、对话及“你——我”关系的建构,只是落实在语言的对话、交流的层面,因而缺乏一种哲学的现实革命的力量。一种真正交往、对话,人的相互理解,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只有建基于现实劳动实践中人对世界的现实审美掌握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普遍重视斗争哲学,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显示了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和谐思维与现实国情相互结合的产物。今天,了解和谐思维、和谐思维的哲学基础以及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谐消费是面对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环境灾难和心灵困境而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方式追求人一自然一社会的相互协调,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教学的理论核心,图示法则是和谐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