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为爱而生——爱是一切的原动力。能够看见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能够说出别人的好,就会让自己对别人更好。2.做自己的“心灵捕手”——要把实现自己的生命理想放在第一位,要学会宽恕自己,对自己负责,活出真正的自己。3.说谢谢你——培养强烈的感恩心,每天至少谢谢一个人,告诉他你喜欢、仰慕或欣赏他的地方。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一定只在学生时代,学习是更好的生活的开始,试着从不同方向找出兴趣,生命会更精彩。5.让快乐贴身相随——快乐的人会微笑,甚至会吹口哨唱歌。有快乐的想法,你就会飞起来;专注地想快乐的事,让自己产生向…  相似文献   

2.
1、为爱而生——爱是一切的原动力。能够看见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能够说出别人的好,就会让自己对别人更好。2、做自己的“心灵捕手“——要把实现自己的生命理想放在第一位,要学会宽恕自己,对自己负责,活出真正的自己。3、说谢谢你——培养强烈的感恩心,每天至少谢谢一个人,告诉他你喜欢、仰慕或欣赏他的地方。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一定只在学生时代,学习是更好的生活的开始,试着从不同方向找出兴趣,生命会更精彩。5、让快乐贴身相随——快乐的人会微笑,甚至会吹口哨唱歌。有快乐的想法,你就会飞起来;专注地想快乐的事,让自己产…  相似文献   

3.
晏红 《家庭教育》2007,(7S):7-37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都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的孩子。那么天下父母就会少许多担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细小苍茫     
1 记得,乡下有一个老奶奶,她最恨人叹气,听到人唉声叹气,就骂骂咧咧:叹什么气,不知道一叹三年穷吗?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 倘若她听到你肯为别人家的苦难叹气,她非但不骂,还会与你一起长一声短一声叹半天。末了,她抚摸着你,眼神里,满蕴着爱与悲悯。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孩子,你心眼好,能为别人叹气,你会有福的。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有个名叫道密尔的企业家,他专门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经他经营之后,又一个个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爱买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道密尔回答:“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失败的原因,只要把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会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省力多了。”道密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失败就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别人不行的,他能行,别人跨越不了的,他能够跨越,能把别人的失败转变成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正>《爱的教育》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及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就是为了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同事、爱同学和爱孩子。只有好好爱自己,别人才能够爱你,只有喜欢别人,别人才能够喜欢你,只有你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够敬畏你。图书馆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学校没有硬性指标:每个学生什么时间一定要去图书馆看书,学生到图书馆来看书,那是因为他们是好学生,喜欢学习,喜  相似文献   

7.
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相似文献   

8.
李作昕 《山东教育》2006,(1):116-116
在美国,有个名叫道密尔的企业家,他专门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经他经营之后,又一个个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爱买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道密尔回答:“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失败的原因,只要把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会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省力多了。”道密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失败就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别人不行的,他能行,别人跨越不了的,他能够跨越,能把别人的失败转变成自已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导读语:爱可以传递。如果我们对他人永远保持一种爱心,就会关怀他人的生存和快乐。我们应时刻想到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能带给别人多少快乐。不需很多,只要一点点,爱就可以传递到他人心中。正像我们在《一个七美元的梦》中所读到的一样,爱是什么,爱不是彼此间的相互凝视,而是一起凝视同一个方向。      “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为什么我偏偏要注意到这则广告呢 ?就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平时很少看这一类广告的。   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  相似文献   

10.
人生真谛     
*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事实真相只有一个。*谁都无法强求别人爱自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建立信任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毁掉它只需要一秒钟。*随着时间的流逝,诚实的人收获的成果会更多。*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爱你的人也许从不会表达他对你的爱意。*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不要一直沉湎于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唯一有用的就是把握现在。*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比,应该挑战自我,不断进取。*一时的冲动也许会让你在懊悔中度过余生。*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反被它控制。*在生活中,使用暴力会带来…  相似文献   

11.
环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我们能够置身于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中,那么我们就能得到无数人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就能快速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只有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之中,才能真正修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水平,最终得到别人的信赖、支持和敬重,才能得到别人真诚地帮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最大的成功。大人需要这样的环境,外来孩子就更需要了。  相似文献   

12.
学会信任     
<正>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成功最终还是依靠"诚信"二字。你对别人有诚信,大部分人也都会对你有诚信。就算你被别人骗了,也不能因此就丢掉诚信,否则你就会失去自己成功和幸福的根基。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一定要相信别人:相信你在工作上的努力会得到认可,相信你的汗水会赢得一个好的未来,相信你用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爱会得到回报。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6,(10)
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33.请教问题是成为朋友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与别人成为朋友呢?向同学请教问题是交朋友的第一步。如果你态度好,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把你当成好朋友。请教问题能够加强你们之间的交流,它不会让自己丢面子,反而还能为自己带来朋友。34.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爱是什么?是给予和索取?不对,是一份尊严,孩子需要一份有尊严的爱。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老师,深感国内给予教育体制培养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给予。孩子只求别人能给自己多少,却忽视了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给予教育下,长辈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溺爱,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关爱,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存发展,给孩子一份有尊严的爱。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2005,(1):98-98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自己不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会变得怪异呆滞,缺乏爱的安全感。长大后更想要追求那童年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不赞同中学生恋爱,因为爱来的时候谁也无法阻挡,但是我知道成功的例子真的很少,至少在我身边的朋友没有,而且到最后换来的只是伤心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是很奇怪,这些道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会体会到,或许这就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所要付出的代价吧。我很庆幸自己和别人走了不同的路,但是也许正是这样,让我觉得在我的人生当中缺少了点什么!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自己,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黑眼睛,女,26岁,公务员)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就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师爱得深切、爱得恰当,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施爱要讲究技巧。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方式的爱施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爱,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人们在尽情享受关爱的同时,也应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热情去帮助和关心别人。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只有去爱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这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幼儿教育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让幼儿学会给予爱,这不仅是发展幼儿才智的手段,也是培养幼儿高尚情操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一般人在交谈中,倾向于以自己的意见、观点、感情来影响别人,因而往往谈个不停,似乎非如此无法达到交谈的目的。实际上,与人交谈,光做一个好的演说者不一定成功,还须做一个好的听众。只有善于聆听的人,才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才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博采众长,丰富自己,而且能够留给别人讲礼貌的良好印象。  相似文献   

20.
高建  邓林鹃 《广西教育》2004,(7C):28-28
小时候,父母就常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你。为此,我一直深信: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也一样会对我好。于是,我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经历了那件事后,我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