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治校理念是大学的灵魂,理念的先导会带来大学整体的飞跃。高水大学可以分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省属高水平大学,但无论哪个层面,建设上既要符合高水平大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具备分类特性。省属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须结合省属特性,确立省属高水平大学专有的标准,谋求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是提升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基于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要突显人才培养特色、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注重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整体性实施策略。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考虑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诸多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笙管华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途径不是单一的,更多的院校可以选择强化发展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走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道路。80年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过程中做了积极的探索,有自己的体会,归纳起来就是:高水平大学要办出特色,特色大学只有是高水平的才能保持、巩固和发展特色。一、高水平大学必须办出特色,形成优势学科高峰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没有了竞争力和生命力。无论是世界一流还是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庆市要建设两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若干所多科性大学和单科院校,若干个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形成具有重庆特色,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要建立起完备的、高水平的重庆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基本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研究型大学,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必须要有高水平、研究型的学科作为支撑。而要有高水平、研究型的学科,关键是要建设好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在盘活、使用好教师队伍“存量”上做好文章,这就需要研究教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力。针对于此,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特征和一般组织基本框架的分析,结合高校教师实际情况,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基础平台——教师激励机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美国、日本、韩国高等教育体系发达,拥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私立大学.学习借鉴美日韩三国私立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需要漫长的周期,政府要健全法律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民办高校要强化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开放大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开放大学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战略任务,大学后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教育的需求;国家在法制建设、政策保障、经费投入上对开放大学建设应给予支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和专业,是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办好开放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树立开放、质量、服务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开放大学联盟以形成新的办学体系,开放大学在实行现代大学制度、去行政化上要有所建树.同时,准确解读<纲要>是创建开放大学的思想基础,而明确责任和任务,是减少创建工作的盲目性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学术,高水平的学术无疑是提升科研能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中之重。建设高水平大学除了提高研究人员本身的素质和水平以外,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是绝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创建研究型大学是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把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前提是明确其特征,研究型大学应有独特的办学特色,一流的学术大师,大量的优秀学生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国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加强学术大师梯队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推进首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水平大学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也要有高水平的学科。中国地质大学一直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以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带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学科建设为例,回顾创建高水平地质学科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十所英国新建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大学应该走出建设教学型大学的误区,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新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都要面向应用,服务地方,解决现实问题;新建大学的研究要强调为本科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撑,强调为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服务,研究领域要尽量与本科教学保持一致;新建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应紧贴地方需求,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一流大学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对象,调查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状况,并分析了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认为应从加强思想教育、营造学术文化氛围、端正教风、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外老年教育办学政策都强调老年学校(大学)、社区型老年教育和远程老年教育等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我国应通过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老年教育,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覆盖面窄等问题。国外老年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在相关政策指引下,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且体系化,而我国老年教育在多元化政策指导下,课程建设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应进一步强化课程体系建设,采用更加灵活的课程形式满足老年人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办学指导思想转变与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对开办和管理一所大学或对举办某种高等教育活动所持的看法、期待或指导原则。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质量、大学定位、培养模式、办学位靠力量、办学体制、办学方向等观念和思想方面的转变。实现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必须进行指导思想的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办学自主权既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而到以办学章程为载体的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嬗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明显扩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迁体现了权力与制度的互构关系:权力秩序呈现出从集中管控到分权治理的特点,制度模式从国家本位到多元导向的发展趋势。受路径依赖和高等教育供给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临时性制度过多与总体性制度欠缺、外部放权和内部集权等多对矛盾关系。在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实现从行政主导型的制度变革转向发展驱动下的高校自主性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16.
匡亚明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着卓越的建树,其大学办学思想突出表现为:立足现实,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大学使命;尊重、爱惜人才,依靠教授办学;辩证统一,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匡亚明的大学办学思想既传承了传统大学的精神,又彰显了现代的时代特征,对于今天的大学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面向行业办学到立足行业办学,同时面向市场(社会)办学的转型;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行业到市场、从中专到高校、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从行政权力到学术权力、从"自己办"到"分而不离"的转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院发展模式。制度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管理体制转型的保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及服务社会的办学责任,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功能而言,高职院校应该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应该有更多的政策关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是高职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黄淮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成功范例,他们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教育观念、组建合作发展联盟、改造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措施促推学校转型,这些经验启示我们,转型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转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必须加快二级学院建设,为转型积聚动力;必须抓好融资,为转型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高校党校办学思想要突出主题性 ,适应现代化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高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而实施的重大改革措施服务。组织机构应体现专业化 ,有一个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 ,对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重点、教学内容 ,进行整体规划 ;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兼职教学队伍。教学工作则应表现多样化和层次性 ,针对高校特点和办学规律 ,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校务委员会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和一项重要的制度。由于不同时期高等学校面临的形势不同,尤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校务委员会也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职权和人员组成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校务委员会的一些主要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结合校务委员会在一些高校的实践及其在各个阶段特点、作用的变化,可以发现职权充分、明确,人员组成广泛、稳定的校务委员会对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可行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