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民歌《襄阳乐》起源于六朝时期的长江中游,对唐代诗歌很有影响。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襄阳乐》,宋随王刘诞所作。刘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故歌和云:‘襄阳来夜乐。’其歌曰:‘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唐诗中的《襄阳乐》、《襄阳曲》、《大堤曲》等,都是受《襄阳乐》的影响。如《全唐诗》[1]卷21"相和歌  相似文献   

2.
江边大堤     
滚滚长江边上,巍巍云篆山下,有一座小城,名叫鱼洞,这就我的家乡。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江边大堤。江边大堤全名为“鱼洞江滨休闲健身走廊”,是国家体育彩票集资修建的重庆“两江四岸健身健心工程”之一的重庆巴南段。从江对岸眺望,江边大堤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绵延于长江边上。江边大堤建在长江南岸,呈南北走向。在大堤一侧,滚滚东流的长江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雄伟气魄,但人们所在意的却是那风景如画的江边大堤。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人踏上了江边大堤。从渡河码头开始观赏绵延约三公里的大堤。一路上,我们被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陶醉了,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种被称为“乐府诗”的诗体。乐府,最初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主要负责采集、编录、演奏所采集来的诗篇,当时称这些诗篇为“歌诗”。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才开始把这些“歌诗”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成为诗歌体裁的一种。沈约的《宋书》始有关于“乐府”的记载:“鲍照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沈林子所著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片戋、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一百二十首。”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单立《乐府》篇。萧统《昭明文选》对所选录的诗分类时,也划出…  相似文献   

4.
《乐府》是《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的重要篇章。刘勰在此篇中强调乐府诗的诗乐两住一体的特质,并以雅正为标准评价历代乐府。本文拟以这两个方面为讨论重点,探讨刘勰的乐府评价标准及目的,以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乐府观。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究竟创作了多少首词?有哪一个专家学者、哪一部研究专著说清楚了?通过精细的考察,准确的辨析,笔者认定《竹枝歌》、《襄阳古乐府》、《黄泥坂词》等40首被打入另册的东坡词,大都为长短句,属“自度曲”,是东坡“为歌而作”、体现东坡个性的词。今天,我们应以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重新整理,让大量长期淹没在东坡诗文中的东坡词独立出来,回归正籍——《东坡乐府》词集,显现出东坡词的全面目和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鲍照的诗歌以乐府诗的成就为最高,早在《宋书》和《南史》本传中,两文一开头就说他“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这里所指的“古乐府”主要是指汉魏西晋的乐府民歌。从现存于《鲍参军集》中的乐府诗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在《乐府诗集》中属于《相和歌辞》和《...  相似文献   

7.
“他跑下大桥”、“他跑下大堤”、“他走进教室”等句式,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其所编的《现代汉语》(下册、第343页),对其谓语部分作了如下的分析: “谓(跑)十单音趋向补语(下)十受事宾语”(表处所)。 张小勤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说这样的分析“不妥当”、“欠斟酌”,因为只能说“下大桥”,不能说“跑大桥”;只能说“进教室”,不能说“走教室”,“跑”和“走”不过是  相似文献   

8.
考西汉乐官,分为太乐、乐府二署。太乐主管宗庙之乐,隶属奉常(太常),汉初即已设立;乐府主管郊祀之乐,隶属少府,系武帝时所置。《史记》、《汉书》有关武帝以前“乐府”活动的记载均系泛指,实际上它们均是指太乐而言的。虽然“乐府”之名秦时已有,但西汉乐府为武帝所建,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实事。  相似文献   

9.
<正>我写的这本书是考证《雍熙乐府》这部曲总集里所收的那许多不注撰人或剧名的曲子的作者各为何人,而不是考证《雍熙乐府》的编者是谁。关于《雍熙乐府》的编者,虽然原书也不曾明确的写出。但根据王国维的《雍熙乐府跋》,说他“曾于清宣统改元冬十月,见日本毛利侯《草月楼书目》,有《雍熙乐府》十六卷,明郭勋编”并云“郭勋为明武定侯郭  相似文献   

10.
新乐府是相对古题乐府而言。新题乐府与古题乐府的区别在于,古题系陈隋以前所制,为唐人所拟作,新题乃唐人根据内容所自制的诗题。关于这一点,明代研究唐诗的大家胡震亨说得非常清楚:“乐府中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者;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宋人郭茂倩收集了丰富的历代乐府诗,编辑了《乐府诗集》。集中云:“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歌也。以其词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  相似文献   

11.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两汉乐府诗”一章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笔者认为有不少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一)《大风歌》不是由乐府机关负责演唱的;(二)《安世房中歌》也是由太乐负责的;(三)太乐不管郊祀之乐,郊祀之乐是由乐府来管辖的;(四)汉乐府是武帝时始立的;(五)太乐主管的音乐并不是由前代留传下来的雅颂古乐;(六)乐府所掌乐章不一定以楚声为主;(七)“乐府诗”之“乐府”乃属泛称。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像一面镜子,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使我们从中能看到汉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本文主要通过焦母遣归刘兰芝,县令、太守家的求婚以及太守家的迎娶过程来透析汉代社会遣归习俗、再婚观念与迎娶礼仪等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13.
汉房中乐、房中歌是在周秦房中乐及房中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既用于祭祀,又用于燕享。作为汉朝“庙乐”一类的“房中乐”、“房中歌”,汉初时,其“乐”、“歌”作者均为唐山夫人,创作时间当在高祖六年或之前;在当时及其以后,名称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于“乐曲作者”变更所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种曲目,它与汉朝其他的宗庙乐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内容上虽有传承“教化”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其作为“祠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经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而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卓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综合音乐”教学法现在仍然可以借鉴,用于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高职音乐教育不同于音乐院校的音乐专业,不同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实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普及性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6.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经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而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卑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黄门鼓吹说     
黄门鼓吹既是东汉乐人、乐种之名,又是东汉乐署之名,但许多学者至今仅认可前说而否定后说,本文则认为二说均符合事实,皆能成立。另外,在东汉作为乐署之黄门鼓吹,其职能与地位除协律一事外,其余与西汉乐府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8.
汉代乐府民歌是汉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其中描写女性的民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社会实践、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了她们对人性美、爱情美、人格美、劳动美的强烈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①对于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作品是成功表演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都忽略了音乐的理论和分析这一重要过程。本文以歌曲《知己红颜》为研究对象,从它的歌词、旋律、曲式等方面为研究个案,浅析如何做好音乐表演的案头工作。  相似文献   

20.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