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有名的思想家。对于他的世界观,曾有过讨论,但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一元论,有的就说是二元论。我认为他是元气和道的二元论者(见《王符宇宙观的二元论倾向析》,《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4明)。最近王步贵同志发表文章《王符的“元气一元论”探析》(《人文杂志》1987年第1明,以下简称王文),说它是元气一元论,并指出,以为它是二元论的,所根据的材料有问题,而那样主张“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事实如何?且做进一步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刘艾娟 《海外英语》2012,(21):230-231
乔姆斯基认为人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人脑中的语言官能是人的一种生物属性。乔姆斯基的内在语言观中有明显的近代唯理主义哲学成分。但是,他的语言观又有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地方。他反对二元论,坚持"一元论",主张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探索语言。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课堂教学经验,主要探讨了初中地理学科的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外语课程政策采纳了"二元论"的外语课程性质观,认为外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突破了长久以来"一元论"的外语课程性质观,即认为外语是工具性课程。然而,"人文导向"与"工具导向"的实践"纠结"使现行外语课程政策陷入了困境。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公民身份教育"的过程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彰显。适逢外语高考改革,学界近年来引入"多元论"来研究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提出了"多元目标英语课程"等理念,外语课程性质观正经历从"二元论"到"多元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家约翰·塞尔认为,二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都不能较好地解决心身问题,他澄清了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的假设,在哲学上用生物学自然主义来解释意识与大脑的关系,且构建了意识的因果-层级模型,设想在科学上对意识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塞尔的这一理论是基于科学常识的基础得出的,却面临来自二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反驳。然而,他对意识问题相关概念的精致分析和澄清,包括对研究意识方法论的构想,仍然为意识的科学研究带来很多启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也是国际法理论和国际法实践中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在实践中 ,国家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二者关系 ,向来是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各国国际法学者提出了一元论、二元论、自然调整论等观点 ,从理论上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关系详细进行了论证与解释。  相似文献   

8.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当今的高中地理课程却常常被人忽视,很多学生认为它是无用的。在此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需针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生活现状,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何勇 《地理教育》2003,(5):9-10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最基本的课程理念,为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宏观的规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它的实施必然引起广大地理教师对传统地理教学方法的反思,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而这一转变的核心则为地理学习观重心的转移,与现行教学方式比较,其重大的变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兴趣一直是教育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杜威针对传统的两大兴趣学说,重新阐释了兴趣概念,认为它具有统一性、冲动性、发展性的特点;以这种兴趣观为基础的课程应该基于儿童本能,源于儿童生活,而教学应该成为含有理智努力的活动.杜威的这种兴趣观集中体现了他的一元论哲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实现了从社会到儿童,从目的到生成的观念性转变,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囿于个人兴趣或导致外部赏罚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内蕴着人性的主题,直到今天,人的本质问题仍困扰着人们的思想。关于人的本质,本文区分了中外不同哲学家关于人性的理解,并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入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正确性,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对于批判"人的本质自私"的思想观点,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性品格,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那克萨戈拉继提出“种子”说后,又在其世界生成说中引入了“奴斯”。但他的“奴斯”在解释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时存在意义上的非统一性。阿氏的“奴斯”并不是与物质相对立的纯精神性本原,而是“力”和“灵魂”及“理智”等多重含义的复合体。当他在解释世界生成时,它是自然科学中的“力”,由于力的抽象性,故阿氏在表述上存在混乱,引起人们误解;在解释生命起源时,它是存在于生命体中的同内涵而异外延的灵魂和理智。阿氏不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将物质和精神相对立的哲学家,而只不过是一个走在了西方哲学史上一元论和后来物质与精神相对立的二元论思想的分水岭上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斯宾诺莎的哲学在本体论方面属于唯物主义一元论,在认识论方面属于唯物主义唯理论。本文从斯宾诺莎的著名命题“神即自然”、“神或实体”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出发,对斯宾诺莎的哲学本体论及认识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斯宾诺莎的哲学应当是带有明显二元论色彩的思辩的唯心主义。这样定性,对于更加客观地认识斯宾诺莎哲学的本质以及对于正确分析与认识斯宾诺莎时代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关于心灵和物体 (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 )的本质属性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主张 ,力图揭示洛克在心身关系问题上由于受经验论的影响一方面陷入二元论与交感论的矛盾之中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动摇于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所带来的有利于西方心身学说向前发展的倾向 ,从而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把握洛克的心身学说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本文从国际法效力依据、国家主权、条约保留、国家责任四个方面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据此具体分析了国际条约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境研究的几种态势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观语境, 其研究呈现出几种重要态势, 即多元化、动态化与认知化。1 、多元化经历了一元化(上下文) 、二元化(语言语境、情景语境) 与三元化(语言语境、情景语境、知识语境) 的过程, 语境的多元化(或者说语境特征的细化) 有助于系统而详细地描述语境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2 、动态化是指以动态的观点去分析与解释语境, 它反映了言语交际的实际, 也是当前的语境研究不同于传统语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 、认知语境不是指任何具体的语境, 而是具体语境的内在化、认知化, 人们在言语理解中所依赖的, 往往是这种认知语境。语境的虚拟化研究, 即视听意义上的动态语境的研究, 是一个很有潜势的课题, 但“语境学(contextology) ”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散文观念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一是 6 0年代初 ,确立了“形散神不散”的一元论散文观 ;二是 80年代初 ,主要是对一元论的解构 ;三是 90年代开始 ,散文观念也进入了多元建构的时代。透过当代散文观的嬗变可以看出 ,我国的文艺研究从单一的集体思维向多元的个体思维转变 ,这是我国文艺得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及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并作了研究归纳阐述。对如何利用归纳法进行归纳总结和如何在非洲教学中进行归纳以及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等方面起着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教程》中存在的几个词法与句法问题值得商榷。其一,依据传统语法,我们认为,“Pitch varia-tions may be distinctive like phonemes,that is ,they may contribut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words。”一句中的to实为介词,因而其后面的distinguish应改为动名词形式distinguishing。其二,从词法和句法角度可知,“The sentence ‘I can‘t eat anything’ equals to ‘I can eat nothing’ when said with a falling tone on ‘anything’,but it means ‘I can only eat sone par-ticular things’ when said with a fall-rise tone on ‘anything’” 一句中的equals to这一表达不伦不类,应改为is equal to或equals,以还其本来面目。其三,以词汇学理论来印证,有理由认为friendship一词并不包含两个词根,而是包含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因而以它为例说明“一个词干可能包含两个词根”显然不妥。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和讨论,可以促进我们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语法和词汇、组合和聚合、词汇能力和词汇知识的均衡发展,从而达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