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南戏体制从宋元到明中叶,逐渐发生变化并趋于整饬,今人依据常见的元明南戏(传奇)剧本,以为从元代开始,南戏开场形式已经十分简练扼要,一概由末念诵一至二首词,这 一个误解,是到万历时期,文人创作讲求文采格律,才固定为简要的一词或二词形式,从南戏到传奇剧本,逐步走向分“出”,开始时“折”“出”“节”“套”皆用,宣德年间正式分“出”,嘉靖年间开始列“出”“目”,万历以后趋于规整。  相似文献   

2.
解释了"齐家"一词中"家"的涵义。  相似文献   

3.
建构对象理论体系的逻辑分析起点是对象复杂整体中的"细胞"或"细胞形态",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一个传统提法.冯契在其写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一书中曾用"弄清一个领域里原始的基本关系"的提法来代替这一传统提法,这不仅是有充分理论根据的,也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进程及其对方法论的需要的,是对辩证逻辑方法论原理所作出的一个新概括和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调查吉林省地方理工科院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基础上,着重分析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论述了严复"雅"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作者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严复"雅"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内核"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歌艺术特征及诗歌翻译的基本要求,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雅"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左"右倾错误是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坚决反对"左"右倾错误,充分认识"左"右倾错误的根源、本质及危害,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山水画"六远法"透视法则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布岱人是壮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金龙镇."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两课”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的新时期,"两课”教学既面临挑战,又孕育机遇.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仍然是抓好"两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万历初,寓居南京的金在衡曾刊刻过一种《西厢记》。此书颇受时人关注,被誉为"善本",但不久即散佚不见。借助明清《西厢记》评点家的引述,可以了解金本正文及评注的内容,并对其价值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出金本乃是今存屠隆校正《合并王实甫西厢记》的底本。  相似文献   

12.
潮调作为地方戏曲声腔,在明代就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剧目、唱腔体系,拥有《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该文对这些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竹马戏等剧种,它们都继承了明代潮调的剧目、剧本。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旧题明精抄本。然而经过我们的考证,该藏本当为清康熙间的抄本,而清抄本的祖本当是明万历末的抄本,而明抄本的祖本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录出于唐宋间尚传于世的二卷本《玉集》,二是辑录于早于存世的《选》、《古苑》等献刊刻年代的,现今已佚的,收有宋作品的献典籍。其抄录或辑录时间当与《楚辞集注》同时。这说明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是保存着唐宋古本风貌的,可以与研究看重的宋元本古籍相媲美的精抄善本。在楚辞学和宋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索性”在宋代的《朱子语类》中已经产生,元明清时期使用频繁,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是清代用法与“索性”相近的副词相当多,如“爽性”、“率性”、“索兴”、“爽得”、“头信”、“投性”、“投信”、“干脆”等,不过后来“索性”类副词又趋于统一。这反映了语言现象大都是由纷纭繁复走向规范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隋唐演义》与《说唐全传》作为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重要作品,在1996年被我国电视剧艺术家改编成为电视剧《隋唐演义》。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隋炀帝杨广的形象进行了较其他人物更为深入地改编式塑造,通过史实渗入与情节虚构的双向并举、人性化诉求的有意深化、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等艺术手法使其形象更为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舜“典乐教胄子”、西周“乐语教国子”到春秋战国“私学”盛行“弦歌诵诗”、“诵数以贯之”,吟诵活动逐渐走进了课堂,不断扩大着影响;由先秦积累并奠基的中华吟诵文化一直长传不衰,在汉魏六朝得到重要发展,唐代成为普遍风尚,宋元明清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一些文人在论及《西厢记》时常常把它称为南戏之祖、传奇之冠,《西厢记》明刊本也有不少在体例上被予以程度不同的传奇化改易,此外,杂剧选本不选《西厢记》,而另有许多戏文、传奇选本却都选了它。文章认为,由于《西厢记》在篇幅上较为接近戏文、传奇,加上明代的主导戏曲环境是以戏文、传奇演唱为主,因此明代人有意无意把它以南戏文对待,其实,《西厢记》明刊本的校刊者和选本的选校者多数都明了《西厢记》的北杂剧体性,他们内心并没有把《西厢记》误当成戏文。  相似文献   

18.
明万历版《山西通志》由李维桢、范弘嗣、邢大道、阎重光等编纂,山西巡抚李景元、魏养蒙、樊东谟、吴仁度相继监修。是志纂修始于万历三十四年,至万历末成书刊印。初刻本至少有23卷完整保留在现存的两个残佚本中。通行的全帙本由巡按山西的御史祝徽在崇祯二年用万历旧版重印,并补写叙文,残佚本卷二十二、三十及卷二十五中的两页即据此本补刻重印。是志上承嘉靖志,下启康熙志,所纂聚三晋一方自然与人文各类典要,自上古迄万历四十二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地方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辨析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三个问题 :(1)《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并非罗贯中的作品 ,而是明代后期书商编纂的托名之作。 (2 )桥国老与曾任东汉太尉的桥玄 ,籍贯和生活年代都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 (3)历史上的诸葛亮曾任“军师中郎将” ,“军师将军” ,而非“军师”。当时的“军师”只是军事幕僚 ,而非军队统帅。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解放前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