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株洲炎帝陵“寻根祭祖”游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根祭祖”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株洲炎帝陵自古被誉为中华文明源头的载体。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祭奠炎帝,体现了华夏儿女追寻民族根和魂,祭奠中华始祖的淳朴之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  相似文献   

2.
论河南的根文化与根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特质,包括文化精神之根和姓氏血脉之根.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原地区又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些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的根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伏羲本是苗族的祖先,楚人所以祀他”。在此,不仅道出伏羲女娲是苗族的祖先,而且,还指出楚人同伏羲女娲与苗族,有着民族学意义的亲缘关系。于下拟就谈论伏羲女娲的多种文化形态及其在苗族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前人对伏羲女娲的研究及相关文献的记载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民族文化考》一书中指出:“《吕氏春秋》:‘尧战于丹水之浦,以眼南蛮。’南蛮者,有苗氏也……。有苗之乱.起于尧前,史称少昊氏衰,九黎乱德,九黎又蚩尤之族也。”“三苗即九黎之后”。“《楚语》韦昭注:三苗炎帝之后。”“楚为蛮夷,亦炎帝一族。”“伏羲与神农为同族异系,与黄帝则然二族也。”“楚为炎族”。从以上考证,可见南蛮有苗、九黎,三苗、楚(蛮夷)与苗族,为人们对不同时期苗族先民的称谓,而且,它们同为伏羲与神农之后,与黄帝则为不同的族系。我国著名的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其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更明确指出:“伏羲女娲同一氏族,在南方,属于苗蛮集团。”“苗蛮集团,三苗、伏羲,女娲、驩兜均属之。”关于苗与蛮,“古有时叫它作蛮,有时叫它作苗,我们感觉不到这两个名词中间有什么分别.所以综括两个名词、  相似文献   

4.
在苗族文化中,寻根意识作为一种母题,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民族稳定的文化心理;从麻山苗族丧葬史诗《亚鲁王》的神圣仪式及诗化的阐述方式中,可以看到寻根意识的普遍存在,使苗族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原初生命感觉和敬畏之情,形成一种把万物生命看作一体的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展示了苗族的原初生命感觉和思维方式,带有原始信仰的神圣性,使得敬畏自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相互信赖的和谐亲缘关系被破坏的现代社会里,寻根意识具有尤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福艳 《文教资料》2009,(33):80-82
太昊陵是中华民族神圣的祭祖圣地.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俗气息,令人叹为观止。在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太昊陵庙古建筑群的历史文化、空间布局、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河洛地区生动的黄帝传说,密集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河洛地区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和文化旅游的圣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和人民群众获得历史知识及增强爱国热情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对其界定往往是沿着“写的是什么”的思路来求索的 ,把触及了“文化之根”即传统文化的文学都聚合到“寻根文学”的旗帜下 ,实际上也就处在了一种无边的状态。而通过考察作家在表现“文化之根”时所持的态度和所作出的艺术化处理就会发现 ,“寻根文学”表现的是作家面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度的困惑 ,这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是作家一段特殊心路历程的写照 ,可见 ,沿着“怎么样表现”的思路可以充分揭示“寻根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跳花”是西部苗族同胞一个比较传统的盛大节日。笔者主要以贵州黔西北“六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地区苗族同胞的跳花节进行描述,来探讨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六寨苗”“跳花”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变迁,以此来唤起大家对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时反映出深刻矛盾:中期他说自己是苗族,后期又说自己是汉族。沈从文后期创作中,“隐瞒”民族身份是一个普遍现象,他采取的策略是用地域性消解民族性,用地域的存在瓦解民族的存在。在“五四”东西文化碰撞主潮中。沈从文所呈现的苗汉文化对话的极其复杂的形式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12,(Z2):61
网上祭祖是自2011年以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祖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网上祭祖不悖于传统祭祖方式,只是传统祭祖方式的继承与延伸,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在各类祭祖网站上,用户可以自主创建纪念馆和网上陵墓,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供品"和"祭品",模拟完成动作逼真的献花、点烛、烧香、献祭品等传统祭奠活动;也可以敲击键  相似文献   

11.
天水地区是伏羲女娲的故乡,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如果我们用新的人文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认识,进一步研究讨论,那么就会在学海探源中少走一些弯路,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古代民族史的研究水平。本文重点从伏羲文化与大地湾遗址、图腾崇拜、饮食、男女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对伏羲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寻根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对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初衷或者母题的一种文学形式,由此,其中包含有一种乡恋之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歌颂、传承与反思。本文主要对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文化意蕴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回顾“寻根”文学运动的兴起与衰落,着重剖析寻根作家们理论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脱节及在理论文本中对文学寻“根”的建构赣与对文学之“根”的理解把握之间的距离;揭示“寻根”文学运动中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夫在与深层次原因,并希图经由失落原因的分析探讨民族传统文化承继与繁荣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创造性转化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村,是湖北省境内唯一一处苗族文化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苗族聚居地,素有苗文化“活化石”之称。该村位于鄂西边陲,这一带高山密布、山峦层叠。村子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共有480多人。1952年,在当地民委和教育部门的协助下,创办了苗寨史上第一所小学——小茅坡营村苗语小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华文明、民族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滋生的时候,一批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的作家转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之根,“文化寻根”热勃然兴起,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发人深省的、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寻根”小说和诗歌,表现出作者清醒的文化意识和重铸民族之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罗连祥 《文教资料》2014,(13):62-63
台江县苗族人口所占比例为95.8%,是我国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称。由于台江县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交通闭塞、生产落后,当地苗族传统文化长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考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人们形成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金龙王庙小学于今已百年矣。一所百年老校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点燃了无数心灵之光。百年老校的传统,是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念和师生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并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于在百年老校从业的今人来说,如何清晰地解读、继承百年传统?如何不囿于历史局限而背上传统的包袱,又要让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融入学校文化发展的血脉?这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一、金龙王庙小学的前世今生金龙王庙小学前身是"金龙王庙初等学堂",是从传统学堂向近现代学校制度转变的  相似文献   

18.
原型意象与自主情结是原型批评理论家荣格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反思民族历史、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过程中,表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寻根文学作家们受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自主情结”的驱使,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型意象。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寻根”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的“现代性”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诉求,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之根重塑中国形象和寻找新的民族文化认同。但“寻根派”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构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都需要面对“中国”独特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境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规范文化与不规范文化之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少数族群与汉民族之间、在“自我表述”与被“他者表述”之间,“寻根派”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恩考有洞见也有盲视,它显示的正是“中国”身份认同的痛苦经验和可能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创作初期,苗族形象作为“他者”和“异类”进入沈从文的作品。其后,他取苗族本位立场,写出了一系列浪漫的苗族传奇,把苗族文化作为他笔下湘西世界的存在依据和支撑,并演绎了苗汉文化之间丰富而有张力的对话与冲突。1933年以后,沈从文逐渐放弃了苗族立场,苗汉文化二元对立的格局解体;他上升到全体的“中华民族”的高度,力图对近代以降,文化守成主义思潮中滋生的本土立场和民族意识进行诗性的概括和整合;“匿名”借用了苗族资源后,他在《边城》中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三十年代末及四十年代,在战争背景中,沈从文以主体投入其中的方式思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从下层民众、自然及沉思考的内心找到“生命”的能量,为民族和国家的浴火重生提供精神资源,对“中华”实现了彻底的归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