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性课程。信息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这种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性的,这就需要一种学科性的特色评价——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评价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在尝试着,力求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兴趣态度、综合实践操作等各方面进行一种可执行的评价,以下是笔者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参与性,而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又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基本知识和简单操作技能的简单测试上,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作用,要能全面反映学业水平,充分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作用。下面是笔者在十几年的信息技术学  相似文献   

3.
刘玲 《贵州教育》2024,(1):45-47
文章提出了“量规导航学习”的观点,在素养目标的导向下,以表现性评价量规作为学习的“导航”,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轨道顺利抵达“学习的终点”。围绕素养目标,从评价量规的作用、评价量规开发的原则以及评价量规开发的过程三方面阐述了开发表现性评价量规的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4.
周英杰 《考试周刊》2009,(17):165-165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其关键是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综合分析。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王建锋 《考试周刊》2014,(43):131-1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本文从信息素养的养成、课程认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孙艳 《学周刊C版》2010,(2):172-17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评价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有义务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抓住课堂教学.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才能抓住教育教学的命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开展教学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兴学科融入了初中生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数字的综合素养,在未来将成为人才考察的标准之一。因此,全面的学业评价体系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信息技术的学业评价体系做出简略的阐释,分析教育现状,从评价体系的方式、形式、内容、过程等诸多方面,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期性评价,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初中信息教育评价体系做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量规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优势,探索设计出符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量规的原则和流程,并对量规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运用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了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的两条基本途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知识整合,即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内容为载体,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二是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即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在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打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发展.笔者首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进行阐述,然后就每个学习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学习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素、考核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谈谈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有一点就是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评价将作为一个过程推进人类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对教学过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程中作品评价就是通过教师、同学、自我对学生制作的电脑作品进行评价,综合全面地考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况,最终达到形成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这种评价是整合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作品的需要选用合适的软件工具,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新的方式进行学习。一、作品评价的实施过程作品评价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为学生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成长档案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不断…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表达交流,培养尊重他人成果、平等共享,自律负责的理念;注重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和应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积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具有导向性作用,评价的科学合理实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能够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课堂评价的检查、巩固、发展效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的评价不限于知识,还超越能力,更加包含了态度、认知等要素,新西兰课程关注素养评价的过程性和情境性,着眼于终身学习的导向,转向元认知的评价,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介绍了新西兰课程核心素养每一项的组成要素、评价目标、评价策略以及典型的评价量规案例,并从批判性、适应性以及学习视角三个角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文化协商反思的视域出发,提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标准应由学生参与、师生共同建构量规,以基本要素分析法厘定量规中的主要指标,并以SOLO评价法协商划分出指标的不同层次,从而进一步完善量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97):125-126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综合素养普遍较低,而中职学校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内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主要以测验量化为主,评价手段及方式单一,无法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进步与发展。为了改变当前学习评价现状,提高计算机课堂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进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笔者进行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本文结合了中职学生特点,讨论了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