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魏晋名士风气表现在个性的张扬、清谈、服药、饮酒、崇尚自然等几个方面。社会环境是造就名士风气的重要原因,玄学的形成与兴盛也为名士风气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魏晋名士风气对后世的思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舍生取义     
<正>(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改编)《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文人们编写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广泛反映了魏晋时期所谓的名士风流及士族阶层清谈放诞的风气,对后世笔记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志人小说,它主要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名士的生活,以及由他们生活所折射出来的思想、情感,从而反映了那个社会的风貌。魏晋名士风流是崇尚自然、超然物外,清峻通脱,率真任诞,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魏晋名士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就蕴含在欣喜与感慨之间。更好地认识、总结、借鉴魏晋人的精神世界,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晋风度对李白人格的影响是相当深广的。魏晋名士的纵酒狂歌、清谈啸傲直接影响了李白,在其生活与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和魏晋名士的栖隐漫游、求仙学道一样,李白本人及其诗歌也有种种仙、隐、游的表现,当然,李白在受到魏晋风度浸染的同时又显示出其个性。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代的清谈,是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问题。陈寅恪先生论及魏晋清谈的实质时说;“魏晋清谈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此时期的清谈为当日政治上的实际问题,与其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换言之,此时期的清谈,是士大夫借以表示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的东西。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淡至东晋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畜,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做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陈先生的论断,为我们研究曹魏时期的清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魏晋士人提倡彰显个性,表露真情和追求自由,这些观念体现在名士的言行举止中,形成了魏晋特有的名士风流的文化现象.而<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典故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极好说明.  相似文献   

7.
作为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东晋名士风流呈现出高度的诗性与艺术美。以?世说新语?为媒介,以风流蕴藉的人格趣尚为契合点,李白对东晋名士风流采取了一种诗性的接受方式。其飘逸不群的人格气质、入仕方式的设定以及平交王侯的干谒心态都与东晋名士风流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将东晋名士的逸兴勃发和任乐精神纳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飘逸俊发的诗歌风貌。  相似文献   

8.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盂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倾慕名士风度,赞美隐逸,并且喜爱游赏自然山水;在精神境界上,崇尚自然,追求人格完美和个性自由;在诗歌创作上,深得陶渊明神韵,浑成自然。  相似文献   

10.
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倾慕名士风度,赞美隐逸,并且喜爱游赏自然山水;在精神境界上,崇尚自然,追求人格完美和个性自由;在诗歌创作上,深得陶渊明神韵,浑成自然.  相似文献   

11.
清谈之风在魏晋时期盛行,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根源的,表现清谈这一社会现象是《世说新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书中从不同侧面,真实、具体、集中地记载了清谈的场面.清谈之风的盛行,为一些名士们钓取功名禄位开辟了捷径.清谈除了所涉及的一些哲学问题外,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当时一些有政治头脑的人就清楚地认识到了清谈对国家的危害性,书中对此也有所反映.《世说新语》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认识历史、接受清谈误国的教训,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魏晋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其间的名士们种种表现常为后代难以理解甚至诟病,这种状况发自名士的"男身女心"。我们觉得这种现象虽然特别却不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从我国古代社会士人的特殊社会角色、当时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学术思潮、两汉数百年的审美疲劳转换等角度去审视魏晋名士,那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了。  相似文献   

13.
论魏晋清谈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三红 《培训与研究》2006,23(9):43-45,52
汉末至魏晋时期,形成一股弥漫整个魏晋的谈玄论道的清谈风气,辨名析理的清谈活动,对魏晋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对清谈起源、清谈分期及流派、清谈内容、清谈形式问题及清谈的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论证,重估了魏晋清谈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晋清谈给后世留下了不少佳话。《世说新语·文学》第31条载: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回。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饭食冷而复暖,麈尾满落饭中,这是何等投入、何等兴奋的场面!同篇第20条说:卫始渡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体素赢,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卫之死,竟是整日的清谈劳累所致,看来魏晋名士对于清谈的投入,已不止一般意义上的爱好,而是足以伤神的嗜欲了。那么清淡究竟为何物?魏晋名士…  相似文献   

15.
李白用典《世说新语》或临别寄赠友人表达自我祝愿;或借指名士暗含自己不受朝廷重用,对侫臣的不满;或年华衰老,壮志未酬;或赏景乐事表达共同的志趣,等等。有彰有显,同时,《世说新语》对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魏晋名士的玄言清谈,机警有锋,任情通脱,也给李诗注入了一股魏晋清风。  相似文献   

16.
汉末魏晋时期,时局动荡,士林风气发生巨变。士人在言语上由切近人事的清议转变为玄远旷达的清谈,在行为上由通脱变为放诞后又归于平和,在思想上由崇儒转为玄佛《。世说新语》见证了汉末魏晋士人由士大夫蜕变为名士的历史过程,展现出他们抑郁的精神状态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魏晋名士展现的人格与行为,历代议论不一。我们挑选现代学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讨论,以期对魏晋风度有更合理的认识。鲁迅是首先提出魏晋风度的,他透过表象直揭其本质,且从历史社会角度剖析,比较有深度与准度;陈寅恪的清谈误国论,继承了过去的观念,主要是从清谈对社会影响角度立论;李泽厚主要着眼于魏晋玄学和美学对历史的贡献角度论述。三者各有得,亦有所失。  相似文献   

18.
晋战乱之际,门阀党镧之争中繁盛了中国文化史中一个特殊阶层——士族,魏晋名士在乱世中求生存,逐渐形成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这种表现反映了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对后世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友朋 《天中学刊》2001,16(6):49-51
《世说新语》虽以记载魏晋名士清谈为主,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文学史有突出的贡献。其手段主要有:重视对人物神明的品鉴;直接运用流行的人物口语;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注意人物的动态描写。  相似文献   

20.
正始学者对两汉章句之体进行革易,出现了《论语集解》等新的注经文体。在正始学风影响下,王弼打破两汉经学的繁琐破碎,其注经文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王弼注经文的特色为:圆融会通、灵活多变;长于思辨、致有理统;辞藻高丽、清通简要。王弼注经文风对魏晋注经文体、南北朝义疏体及魏晋名士清谈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