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之际,墨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基本上是属于唯物论的认识论。墨子的认识论集中表现于他的“三表法”。什么是“三表法”呢?墨子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引文均据孙诒让《墨子闲诂》)  相似文献   

2.
清代史学大家万斯同曾经说过:“史之有表,所以通纪传之穷,有其人已入纪传而表之者;有未入纪传而牵连以表之者,表立后而纪传之文可省,故表不可废,读史不读表,非深于史者也。”(见钱大昕《万先生斯同传》)这段话是针对历代史家编撰正史时,强调“表”这种编撰形式在史书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说的,并对其用以归纳史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将课本有关内容化为“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实践,我感到有如下几方面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实用汉语词典》中,“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指参加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我所说的“玩”即为此义,只不过这个“玩”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活动而已。“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劳动,怎么能在玩中学呢?”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的“玩、道结合说”似乎为我找到了理论依据。“玩”而有“道”,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之极佳境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玩”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4.
墨宝堂记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子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  相似文献   

5.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净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相似文献   

6.
隐秀,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散文)的一大特色。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指出“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还指出隐秀是“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这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含蓄。刘勰还概括出隐秀的特点是:“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其效果是:“使玩之者无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上大学时,壮志凌云,理想多多,大有济善天下非我莫属之势,对那些玩猫玩狗、集邮养花者嗤之以鼻。但命运偏会捉弄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业余生活单调得发霉。正当我心灰意冷,百无聊赖时,一件意外的  相似文献   

8.
玩“拍卡”     
“老师,又有六七个人没交作业。”我班的课代表按时送来了作业本。我看看表,正是课外活动时间,便问:“他们又干什么去了 ?”  “不知道到哪里玩‘拍卡’去了,这几天简直是玩疯啦。”  “拍卡”,是近来在我地小学生中悄然兴起的一种游戏,卡片有火柴盒大小,一面有图案,玩时,把拍卡放在地上,用手一拍,如果用力适度,图案朝上,即为拍者赢去,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小学生们很快入了迷,放学玩,课间玩,甚至于在自习课上也偷偷地玩 !作业顾不得做,老师的批评成了耳边风,这让老师们大伤脑筋 !  我真想立刻把那几个没交作业…  相似文献   

9.
张澍生 《科技文萃》2014,(9):114-117
表圈很少人知道我嗜酒,知道了也颇感疑惑。表事酒情经常混在同一本杂志,使人误认为两种奢好有天然的契合。但很不凑巧,表友和酒友其实是两个圈子,交汇的并不多。不是说玩表的人没有海量,我说的酒友并非酒量,而是品位。酒量近乎天生,酒品却要培养。我存表圈和酒圈都颇有一班死党,却是互不相干的两拨人。所以我在表友之间极少言及觥筹之事,因为大多话不投机。为什么玩表的人很少对名酒美食有深度追求?轮到我疑感了。  相似文献   

10.
历经两千年风雨的辞赋文体,是传统文化园地中一株魅力四射的灿烂奇葩,是中华诗国宝库里一颗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关于辞赋文体,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主张属于古文类者有之,主张归于诗歌类者有之,主张诗文两栖者亦有之。质而言之,赋是一种文为其表、诗为其本的特殊诗体。可喻为"披着散文盛装的古典诗美人"。赋可以定义为"古典散文诗"。  相似文献   

11.
邓超 《语文知识》2014,(1):43-45
《陈情表》自问世以来,获赞誉无数。为文中之真情感动者有之,如宋代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1]为文章结构之精妙赞叹者亦有之,如清人余诚在《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中说道:"层次说来,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读者须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  相似文献   

12.
做班主任已经有11个年头了,总感觉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理。在课堂上玩手机者有之,睡觉者有之,男女非正常交往者有之,顶撞老师、给老师起外号、骂老师者有之。面对这种种问题,我深深感到教育的任重道远。但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又时刻提醒我,绝不能回避问题,而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高尚师德帮助和引导学生。正如树的茁壮成长需要精心修剪一样,面对当前学生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我们绝不能姑息迁就,而要严格管理,精心修剪。我一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但真正的爱与严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常说严师出高徒吗?在学生身上,有些事情仅仅靠调动兴趣和投其所好是行不通的,无条件的爱和纵容,实际上是变相的放弃和伤害。  相似文献   

13.
①有颜回者好学(《论语·雍也》) ②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小儿不畏虎》) ③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④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⑤有角妓号玉西狐者(《阅徵草堂笔记》卷十八,《故妄听之》之四) 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度其足这都是无主兼语句。前四例的“者”表提顿,后二例中“玉西狐者”、“欲买履者”是“者”字词组,充当兼语。①、④的“者”在名词后,不能构成“者”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上,我在各小组巡视时,无意间发现一名学生文具盒里的一张课程表,表上在周六与周日这两天的空白处都写着玩!玩、玩、玩、玩……甚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一家到市区购物,疲惫之余进入一家快餐店休息,幽雅的氛围、轻松的游戏、热情的接待,让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不由自主地消费一番。更让四岁女儿开心的是:当天的值班经理蹲下来对她说:“愿丁添羽小朋友玩得开心!”并与她一同游戏。女儿玩得非常高兴,作为父亲的我,也感受到一种尊重,分享着女儿的欢乐。 “蹲下”,简单的一个动作,使快餐店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赢得了孩子、更赢得了声誉,以至于在全球快餐业中独占鳌头。由此反思我们的教育:面对众多的孩子,教者是否有所触动?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者有之、对学生训斥辱骂者有之、体罚或变相…  相似文献   

16.
廉吏民表     
阎锡山主政山西时,曾邀康有为主持山西省的县长考试。康出的题目是《廉吏民表》,取意于宋朝包拯的《乞不用脏吏疏》。包拯在这篇奏疏中有这样一句: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本  相似文献   

17.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种说法:教游戏。游戏即玩。“做中学,学中做”推究,教育确实应该是的,是解放人的,因此教全可以是游戏,是“玩”这里要否定的是如是玩”:披挂着“创新”时摇着“科研”大旗,不致教育本身,而热衷于教育;不甘心于按部就班,而于哗众取宠。赶时尚,争,搞炒作……洋溢静谧之教育如今却被一些所与时俱进”者玩得轰轰,不亦乐乎。教育之“玩”,高招:一是玩口号。现在随进哪所上点规模的学校扬门口的总是一些可不可即(事实上根本不“即”)的前卫标语。这学理念,“高瞻远瞩”人心向神往。但侧身,教室里的学子一个个苦拼搏状,高考的“倒”早早地…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在中国,玩表的人有很多,但真正玩出名堂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抒,当然属于后者。22岁那年,他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块江诗丹顿,此后,他走上了收藏手表的“不归路”。2012年之前,各种限量版的手表还只是李抒的“玩具”,但因为玩得“入木三分”,以至于最后他索性把“玩表”当成了事业。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发现学生用红领巾蒙住眼睛捉迷藏时,我的心一沉并上前阻止。后来再加留心,进校门赶紧从兜里掏出为了应付检查者有之;发现红领巾掉在地上视而不见者有之;用来挥舞尽情玩耍者有之;更有甚者.把红领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玩“三条腿”跑游戏、捆绑物品时将红领巾用作捆绑的绳子的,擦汗擦嘴巴、打扫卫生时用作清洁的抹布的……为什么充满神圣的红领巾竟被学生看得轻描淡写无足轻重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习惯红领巾,亲近红领巾呢?这是每位老师、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